第3o7章 布局冀州(1 / 2)
初春的幽州,寒意尚未褪尽,城头的旌旗在微风中猎猎作响。
随着河北袁氏的覆灭,北方大地终于迎来了短暂的宁静。
吴权立于城楼之上,远眺冀州方向,目光深邃而沉稳。
他知道,这短暂的平静之下,暗流仍在涌动。
曹操虎视眈眈,河北人心未定,一切仍需谨慎布局。
大军回师幽州后,吴权并未松懈,而是连夜召集谋士将领,商议冀州防务。
烛火摇曳中,他提笔在舆图上勾画,每一道线条都代表着权力的重新分配,也意味着新的平衡。
“牵诏稳重,可留魏郡。”
吴权沉声道,手指点在魏郡的位置上,“张南虽为降将,但熟悉邺城防务,可为副将。”
身旁的荀彧微微颔,心中却暗自思量。
牵诏素来忠勇,但性情刚直,与降将共事,不知能否相安?然而吴权用人向来不拘一格,或许正是要借此平衡各方势力。
涿郡太守田楷调任魏郡,辛毗接替其位。
这一调动看似寻常,却暗含深意。
田楷久镇涿郡,根基深厚,调离旧地,既可防止其坐大,又能借其经验稳固魏郡。
而辛毗乃辛评之弟,此举亦是对辛氏一族的安抚。
吕悦升任涿郡司马,听闻军令时,他握紧了腰间的佩剑,眼中闪过一丝激动。
他本是冀州降将,如今得此重任,心中既感念吴权之恩,又暗自誓定要守好涿郡门户。
北平军镇与本溪军镇被相继取消,王茂、胡才分别调任清河、渤海郡司马。
这一举措引起了不少将领的议论。
“撤除军镇,莫非是要削弱边军?”
王茂私下与同僚饮酒时,忍不住低声问道。
胡才摇头,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主公此举,恐怕是要集中精锐,组建直属禁卫军。”
果然,不久后,吴权下令组建禁卫军,由典韦统帅,童飞为副。
禁卫军皆由各军功勋卓着的基层军官组成,这支精锐之师,将成为吴权手中最锋利的剑。
童飞接到任命时,心中既喜且忧。
喜的是自己统帅禁卫军,位列重将;忧的是责任重大,若稍有差池,便是万劫不复。
他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中的虎符,目光坚定。
典韦则一如既往地豪迈,大笑着拍案道:“主公既信我,某必以死相报!”
袁谭被任命为常山太守,崔勇为郡司马。
当使者将印绶送至袁谭手中时,这位曾经的袁氏长子神色复杂。
他望着熟悉的家族印信,如今却成了他人之臣,心中百感交集。
然而大势已去,他只能低头接过,沉声道:“臣,领命。”
蔡邕之子蔡睦出任河间太守,唐咨为郡司马。
蔡睦本是一介文士,如今却要执掌一郡,心中不免忐忑。
但想到父亲生前曾言“乱世之中,文士亦当担责”
,他握紧了手中的竹简,目光渐渐坚定。
吴权的族侄吴夲任赵郡太守,管虎为司马。
吴夲年轻气盛,听闻任命后,兴奋不已,连夜策马赶往赵郡赴任。
管虎则沉默寡言,只是默默整顿兵马。
最令人意外的,莫过于郭嘉的归顺。
那日,郭嘉一袭青衫,缓步走入吴权府邸。
两人对视片刻,忽然同时笑了起来。
“奉孝,久违了。”
吴权笑意温和。
郭嘉拱手一礼,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主公,惜当年颍川一别,今日终于和主公相见了。”
吴权大笑,当即封他为军师将军,军师府副军师。
贾诩在一旁看着,心中既欣慰又有一丝复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