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江东异象(2 / 3)

加入书签

直射吴王寝宫,而本该隐没的紫微垣格外明亮。

值更的宫女现,后园的梧桐树上,所有落叶的叶脉都构成了篆体的"

吴"

字。

孙权端坐在王座之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案上那方赤红玉印,指腹传来温润的触感,仿佛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天命之力。

殿外一缕阳光斜斜地穿过窗棂,正落在那五龙交缠的印纽上,龙睛竟似活物般泛着金光。

他微微抬眼,目光扫过殿中群臣,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异样的热切。

张昭上前一步,宽大的朝服袖摆随着他的动作微微震颤。

这位素来沉稳的老臣此刻眼中闪烁着罕见的激动,额头上的皱纹因紧绷的面容而愈深刻。

"

大王,"

他的声音比平日高了几分,"

东海仙宫现世,建业虹霓贯日,丹徒山崩现玺,此皆上天垂象!

汉祚已终,诸侯并起,而大王坐拥扬、交二州,百姓归心,将士用命,正是顺天应人之时啊!

"

他说到最后,花白的胡须不住抖动,捧着笏板的手背青筋凸起。

站在武官列的周瑜忽然轻笑一声。

这位年轻的大都督今日特意换上了当年孙策所赠的犀甲,甲叶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芒。

他迈步出列时,腰间玉佩与剑鞘相击,出清越的声响。

"

伯符兄创下江东基业,然而却中道离世"

周瑜的声音突然低沉下来,眼中闪过一丝痛楚,但随即被灼热的光芒取代,"

如今江东儿郎都在等着这一天。

大王,这玉印上的五龙,不正应了五方之主的谶语么?"

鲁肃悄悄观察着吴王的神色,见其目光游移,适时上前温声道:"

公瑾之言虽直,却是一片赤诚。

昔日光武起兵时,也不过据有河北一隅"

他说着忽然指向殿外,"

大王请看,连宫中的白鹤都择木而栖了。

"

众人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果然看见几只白鹤正绕着王宫最高的檐角盘旋,其中一只忽然俯冲下来,将衔着的一枝梅花丢在殿前石阶上——这未入寒冬的时节,本不该有梅花盛放。

年迈的孙静拄着鸠杖缓缓起身,杖头的青铜鸠鸟在砖地上叩出沉闷的响声。

这位历经江东老臣颤巍巍地走到殿中,忽然扔掉拐杖,在众目睽睽之下对着孙权行了大礼。

他花白的头颅低垂时,后颈处露出一道陈年箭疤——那是当年为救孙坚留下的。

"

老臣老臣昨夜梦见文台将军了"

孙静抬起头时,浑浊的老泪已爬满脸颊,"

他站在云端对我说说大王该顺天应日,早登大宝了。

"

殿中突然刮过一阵无名之风,卷动着众人的衣袍。

孙权猛地站起身,案上的玉印突然出嗡鸣。

顾雍趁机高声道:"

天意民心,皆在于此!

陆康大人,您掌礼乐多年,可曾见过这等异象?"

那位向来严谨的老礼官陆康此刻竟激动得语无伦次:"

《洛书》有载不不,《河图》明明说这白鹤献花,分明是上古圣王受命之兆啊!

"

文武百官不约而同地跪伏于地,铠甲与朝服摩擦的声音如潮水般在殿中回荡。

张昭的额头紧贴地面,他闻到了砖缝里飘出的檀香气——这王宫地砖下,何时埋过檀香?周瑜单膝跪地时,犀甲上的一个甲叶突然崩落,在地上弹跳着滚到孙权脚边,那甲叶内侧竟刻着个模糊的"

孙权称帝"

几个小字。

孙权深吸一口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