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o5章 登基准备(2 / 3)
/p>
尤其是太学院下设的军师学院,专门培养军事人才,这让将领们眼中都燃起了希望的火花。
"
门下省负责圣意传达,政令起草和颁工作,行秘书事,同时下管理藩院。
理藩院主官也称掌院,负责国家外交和民族事务。
"
吴权说到这里,目光扫过厅内几位异族将领,他们纷纷低头表示效忠。
厅内一时寂静无声,只有炭火偶尔出的噼啪声。
众臣都在消化这套前所未有的政治体系。
忽然,贾诩轻咳一声,起身行礼:"
主公此制,实乃开天辟地之举。
三省相互制衡,六部各司其职,既不使权力过于集中,又能确保政令畅通。
诩以为,堪比汉武帝之推恩令,光武帝之度田制。
"
吴权微微一笑:"
文和过誉了。
此制不过顺应时势罢了。
"
他转向荀彧,"
文若以为如何?"
荀彧颤巍巍地起身,这位年近八旬的老臣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老臣以为,此制甚善。
尚书省如人之躯干,中书省似人之耳目,门下省好比口舌,三者协调,方能运转自如。
"
吴权满意地点头,随即话锋一转:"
此外,孤欲设太傅、太保、少傅、少保四职,位居众官之,专授功勋卓着却年迈体弱的老臣。
"
此言一出,厅内众人皆望向荀彧和贾诩。
荀彧因年事已高,贾诩则旧疾缠身,显然是为二人量身定制。
荀彧眼中泪光闪动,贾诩则深深一揖,喉头微动却说不出话来。
"
军事方面,"
吴权的声音陡然提高,武将们立刻挺直了腰板,"
设立大将军和检校大将军,其中大将军为实职,统领全国兵马,为武将之;检校大将军为虚职,但仍可参与军事的谋划,其意见或建议众武将不可不听"
检校大将军一职似乎相当于后世的军事顾问。
“大将军下,中央设立七军,其中禁军和近卫军由备武军拆散改编,均是护卫皇城和自己的安全,水军自不必说,属于单独成军的特殊兵种,但因为北方水域不同于南方,水小河流少不说,冬季由于气温低还容易封港,所以水军编制规模仍同于以往,不再扩编。”
吴权清了清嗓子,扫视了下向正认真聆听地众文臣武将。
“另外继续保留飞熊、飞豹、黑虎、飞虎、飞羽等五大野战军编制,并增加辎重兵兵力,配置车辆甲马增强各军的快机动性。”
管承听到水军部分时,面色略显尴尬。
吴权似有所觉,温和地说道:"
管将军,北方水域有限,水军规模不大非你之过。
但渤海乃我北方门户,仍需严加防范。
"
管承连忙起身抱拳:"
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不负主公重托!
"
"
地方上,"
吴权继续道,"
继续延用汉朝的官吏机构,设置平、幽、并、冀四州刺史,但与旧制不同,四州刺史只有文政的权利,没有掌兵的权利,顶多可以指挥新兵(储备兵)和衙役解差。
各州设立都督,掌管州郡兵事。
下面的郡县同州府一样,但略有不同,内地的郡县不设司马和县尉,郡兵和县兵配置比例也少,太守可监管军事;边境的郡县因为要防范御敌,所以单独设置司马和县尉,加强郡兵和县兵的编制,但郡县太守和县令只负责政令的推行和监察,不管军事。
"
这一安排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