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出使东吴(2 / 3)

加入书签

东吴。

唇亡齿寒之理,相国难道不懂吗?"

孙权目光微动,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示意周瑜继续。

周瑜拱手道:"

陛下,曹操占据中原,兵多将广,早有吞并江南之心。

如今蜀国虽弱,却可为我屏障。

若我军与蜀军合力,不仅可收复江夏、南阳,更可趁机要求刘备割让夏口、樊口。

如此,我东吴水军便可独霸长江,进可攻,退可守,江山永固!

"

"

荒谬!

"

孙权的叔父、建城侯孙静厉声打断,"

魏国地大物博,兵精粮足,与其联弱抗强,不如联强伐弱!

若与魏国结盟共击蜀国,瓜分其地,岂不更为稳妥?"

殿内顿时哗然。

老将程普、黄盖等纷纷出言反对,认为此举无异于与虎谋皮。

年轻将领如蒋钦、周泰则支持周瑜,主张积极应战。

争论愈演愈烈,孙权眉头紧锁,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一直沉默的鲁肃身上。

"

子敬,你有何高见?"

鲁肃身材高大,面容敦厚,虽为文官,却颇有武将之风。

他缓步出列,声音沉稳:"

陛下,臣以为,强弱之势,并非一成不变。

弱者与强者为伍,终将被吞噬;而弱者与弱者联合,则可变为强者。

"

他环视众人,继续道:"

今日之魏国,正如昔日之强秦;蜀吴两国,则似六国中的弱国。

若各自为战,必被各个击破。

唯有合纵连横,方能抗衡强敌。

"

张昭冷笑:"

鲁大夫此言差矣。

与蜀国联盟,我军必为主力,死伤必重。

即便战胜,所得几何?"

"

相国只算眼前账,不算长远利。

"

鲁肃不卑不亢,"

若魏国灭蜀,尽得荆州之地,其水军顺流而下,我东吴何以抵挡?届时再想反抗,为时已晚矣!

"

孙权眼中精光一闪,似有所动。

他抬手制止了即将再次爆的争论,沉声道:"

诸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

此事关系重大,朕需再作思量。

"

他顿了顿,"

明日朕将亲自接见诸葛亮,观其言行,再作定夺。

"

张昭还想再谏,见孙权神色坚决,只得作罢。

众臣告退后,孙权独坐殿中,望着墙上悬挂的江东地图,陷入沉思。

窗外,夕阳西下,将建业城的屋檐染成金色。

孙权想起父兄创业的艰辛,想起自己继位时立下的誓言。

他明白,此刻的决定,或将改变东吴的命运。

"

诸葛亮"

孙权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明日,且看你如何说服朕。

"

与此同时,驿馆中的诸葛亮似有所感,抬头望向吴宫方向。

陈到正在检查防卫,见他神色有异,问道:"

丞相,可有不适?"

诸葛亮微微一笑:"

无妨。

只是想到明日面见吴主,需得谨慎应对。

"

他展开手中地图,指着长江沿线,"

叔至你看,若吴主同意联盟,我军当如何部署?"

陈到凑近细看,只见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各处关隘、水道,甚至连风向、水流都一一注明,不禁叹服:"

丞相谋略,非常人可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