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草船借箭(1 / 2)

加入书签

且说那诸葛亮在应下周瑜索要十万支箭的刁难之后,头两日竟然毫无动静!

这可让周瑜心中暗自窃喜,他心想:“哈哈,诸葛亮啊诸葛亮,我看你这次如何能变出这十万支箭来!”

然而,这两日里,周瑜既不见诸葛亮调兵遣将,也不闻工匠们赶制箭矢的声音,仿佛一切都风平浪静。

周瑜越想越觉得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他不禁得意洋洋起来。

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是决定派鲁肃前去探视一番。

于是,鲁肃急匆匆地赶到了诸葛亮的营帐之中。

一进营帐,鲁肃就看到诸葛亮正悠然自得地坐在那里,手中还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正慢慢品味着。

鲁肃见状,心中不由得焦急万分,他快步走到诸葛亮面前,急切地说道:“孔明啊,两日时间已经过去,可这十万支箭却连个影子都还没有,若是再拖延下去,我们该如何向都督交代呢?”

诸葛亮却不慌不忙,他微微一笑,缓缓放下手中的茶盏,然后从容地说道:“子敬,你不必担忧,这十万支箭我早已准备妥当,只等我们去取便是了。”

"

鲁肃闻言一愣,环顾四周,帐中空空如也,哪来的十万支箭?他正欲追问,诸葛亮却已起身,道:"

子敬若不信,不妨随我一行。

"

二人来到江边,只见江面薄雾渐起,朦胧中隐约可见数十艘小船停泊在水面上。

鲁肃走近细看,现每艘小船都用青布幔围住,船头船尾皆扎满稻草人,排列整齐,宛如一支静默的军队。

"

这……"

鲁肃大惑不解,"

孔明,这是何意?"

诸葛亮笑而不语,只是轻轻摇动羽扇,目光投向江面渐浓的雾气,缓缓道:"

今夜子时,子敬自会明白。

"

待到深夜,江上雾气愈浓重,十步之外难辨人影。

诸葛亮命陈到擂起战鼓,数十艘小船一字排开,缓缓向曹军水寨逼近。

鲁肃站在船中,听得鼓声震天,心中惊惧,低声道:"

孔明,离曹营如此之近,又擂鼓示警,若曹军出战,我等如何抵挡?"

诸葛亮神色自若,只是轻轻拍了拍鲁肃的肩膀,道:"

子敬放心,曹军不会出战。

"

果然,曹军水寨听闻鼓声大作,却因雾气弥漫,看不清敌军虚实。

毛玠不敢贸然出击,只得下令:"

弓弩手准备,万箭齐,不可让敌船靠近!

"

刹那间,箭如飞蝗,破空之声不绝于耳。

鲁肃躲在船舱内,只听箭矢"

嗖嗖"

射入船身,钉在草人之上,出沉闷的"

梆梆"

声,不由得心惊胆战,冷汗涔涔。

诸葛亮却安然端坐,羽扇轻摇,仿佛置身事外。

待箭雨稍歇,他命陈到吹响号角,军士们迅出舱,将插满箭矢的稻草人拔下,将箭矢尽数收入船舱。

随后,鼓声再起,曹军又是一轮箭雨袭来……

如此反复五六次,天色渐明,雾气稍散。

诸葛亮见船舱内箭矢堆积如山,便下令调转船头,撤回东吴水寨。

临行前,他命军士高喊:"

多谢曹丞相赠箭!

"

曹军水寨内,毛玠听闻喊声,这才觉中计,急忙命战船追击,却见东吴小船已驶远,只得悻悻而返。

曹操得知此事,勃然大怒,拍案骂道:"

毛玠无能!

竟让诸葛亮如此戏耍!

"

毛玠跪地请罪,心中懊悔不已,却已无济于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