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首战阿阳(1 / 3)

加入书签

夜色如墨,并州大营的火把在朔风中明灭不定,将旌旗上的“张”

字映照得忽隐忽现。

老将张燕屏退左右,独自在帅帐中反复摩挲着那份从汴京而来的飞鸽传书。

薄如蝉翼的绢帛上,字迹因急而略显潦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紧迫——“凉州危,张辽困,公援之!”

“陛下啊陛下,终究还是到了要用我这把老骨头的时候。”

张燕低声自语,嘴角掠过一丝复杂的笑意。

他年过五旬,鬓角早已斑白,长年镇守边陲,风霜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但那双眼睛却依旧锐利如鹰。

皇命如山,凉州若失,则西北门户洞开,大局危矣。

更重要的是,被困的是张辽,那位与他虽分属不同派系,却彼此敬重的老友。

他不再犹豫,猛地起身,声音沉稳而有力,穿透帐幕:“击鼓聚将!”

沉重的战鼓声瞬间擂响,打破了军营的寂静。

不多时,一众将领分列两班疾步踏入帐中。

为两员大将,一个是步度根,原为鲜卑勇将,身材魁梧如山,穿着皮甲,裸露的臂膀上肌肉虬结,脸上带着草原民族特有的粗犷和剽悍,眼神里既有对张燕的敬畏,也燃烧着对战斗的渴望。

一个是宋宪,汉人将领,沉稳干练,是张燕一手提拔起来的副手,心思缜密。

“大将军!”

众人抱拳行礼。

张燕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将绢书递过:“陛下急令。

马父子围困张辽都督于平襄、成杞、阿阳一线。

我军需即刻驰援。”

步度根闻言,眼中立刻迸出兴奋的光芒,拳头捏得咯咯作响:“终于要打仗了!

大将军,给我精骑,我必为先锋,撕开蜀军的阵线!”

宋宪则眉头微蹙,显得更为谨慎:“大将军,我军主力若动,北方草原部族,难免不会趁机窥伺。

且此行千里奔袭,人马疲敝,恐为以逸待劳之蜀军所乘。”

张燕赞许地看了宋宪一眼,随即目光扫过跃跃欲试的步度根,沉声道:“宋将军所虑,本将军岂能不知?然军情如火,不容迟疑。

步度根,本将命你即刻点齐五千并州狼骑,一人双马,携带十日干粮肉脯,轻装简从,为大军前驱开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务必尽快抵达阿阳附近侦察敌情!”

“得令!”

步度根声如洪钟,领命后转身便大步流星地出帐准备。

“宋将军,”

张燕看向宋宪,“你负责统筹剩余一万五千骑兵及必要的辎重,随后开拔。

记住,度要快,但队形不可乱,后勤务必跟上。

北面防务,暂由偏将乌海和张余代理,多布疑兵,严防死守,不得有误。”

“末将明白!”

宋宪重重点头,也领命而去。

很快,并州大营如同苏醒的巨兽,人喧马嘶,火把将夜空照得亮如白昼。

精锐的并州狼骑们动作迅捷,他们久经沙场,对这样的紧急出征早已习以为常。

步度根一马当先,率领五千先锋,如同离弦之箭,率先冲入沉沉的夜色之中,马蹄声如雷鸣般滚过大地,渐行渐远。

张燕和宋宪则率领主力大军,带着滚滚烟尘,紧随其后。

路上非止一日。

大军日夜兼程,风餐露宿,沿着古老的驿道和河谷向南急进。

并州骑兵素以耐力着称,但连续多日的强行军,仍让人马皆显疲态。

张燕不断催促,心中计算的尽是平襄城中的存粮和张辽能支撑的时间。

这天傍晚,残阳如血,将阿阳一带的丘陵荒野染上一片肃杀的橘红色。

大军悄然抵达预定区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