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蜀中来援(1 / 3)
南中的天空,久经战火洗礼后,终于透出难得的澄澈。
泸水上空的瘴气似乎也随着蛮王的臣服而消散了许多。
蜀汉丞相诸葛亮站在点将台上,衣袂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他目光沉静地望着台下肃立的将士们。
历时数月的南征,终于以孟获心悦诚服的归顺画上句号。
“丞相,”
身旁的蛮王孟获,此刻身着蜀汉官服,声音洪亮却透着由衷的敬佩,“南中子民,自此往后,与蜀汉永结同心,共抗外侮!
我孟获,心服口服!”
诸葛亮微微一笑,羽扇轻摇,笑容中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
平定南中固然是大功一件,但耗费的钱粮、兵力,以及这数月的时间,都让他心头萦绕着北方的阴影。
“大王深明大义,乃南中百姓之福,亦是大汉之幸。
望我等同心协力,共保这一方安宁。”
他声音清朗,传遍全场。
他转身对新任命的朱提太守王伉细细叮嘱:“王太守,朱提新立,百废待兴。
治理之道,在于怀柔,在于教化。
当使汉蛮和睦,安居乐业,切勿苛责急政。”
王伉躬身领命,神色凝重:“丞相教诲,卑职铭记于心。
必竭尽所能,不负丞相所托,不负陛下隆恩。”
就在大军收拾行装,准备凯旋回朝之际,一骑快马自北方绝尘而来,马蹄声急促如擂战鼓,打破了营地的平静。
那骑士浑身尘土,汗流浃背,冲至点将台下,几乎是滚鞍落马,手持一封插着羽毛的紧急军报,嘶声喊道:“丞相!
成都急报!
八百里加急!”
诸葛亮的心猛地一沉。
那代表紧急军情的赤羽,刺得他眼睛微痛。
他接过军报,迅展开,目光扫过字句,原本平和的面容骤然变得严峻,紧锁的双眉如同锁住了万千忧虑。
信使喘息着补充道:“丞相,陛下与朝中诸位大人心急如焚,特命小人星夜兼程,请丞相定夺!”
军报上的消息令人心惊:骠骑将军、斄乡侯马,未得朝廷将令,竟擅自兴兵,北上进攻北汉凉州!
初期虽凭借其骁勇连克陇西、武都、汉阳三郡,但北汉援军迅疾赶至,已扭转战局。
马将军力战不敌,现已退守武都郡苦苦支撑。
祸不单行的是,北汉征西将军白善竟趁此机会,率一支奇兵出其不意地攻破了汉中郡,继而南下进军广汉郡!
此刻,白善大军正对马形成合围之势,一旦武都失守,益州北大门洞开,后果不堪设想!
诸葛亮握着军报的手微微收紧,指节有些白。
他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挫败感与忧急。
“马孟起…马孟起啊!”
他在心底长叹,声音里充满了失望与焦虑,“你何其糊涂!
何其性急!
我力排众议,对你信任有加,予你高位,就是希望你这柄利剑能在最关键的时刻,予敌致命一击。
我南征之前,再三叮嘱,固守防区,待我归来,再图北伐。
你…你怎就不能再等我一等?岂不闻‘欲则不达’?如今不仅损兵折将,更将汉中、广汉险要之地拱手让人,致使陛下与都城震动,陷大局于被动!”
他仿佛能看到马在武都孤城下,面对南北夹击的敌军,那双惯常骄傲不羁的眼眸中,此刻或许正充满了焦灼与悔恨。
也能想象到成都皇宫中,年轻陛下刘禅那惊慌无措的神情。
更能想到北汉名将张辽、张燕乃至这个突然杀出的白善,正如何调兵遣将,意图将蜀汉这柄北出的锋锐彻底折断。
帐中诸将,如陈到、王平、张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