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6逊之计(1 / 2)
朱桓见硬碰得不到便宜,于是将军队撤往零阳,同时派信使前往襄阳问计于大都督陆逊。
零阳城临时搭建的东吴军帐内,气氛凝重。
朱据肩头裹着厚厚的绷带,脸色因失血和愤怒而显得苍白。
朱桓则眉头紧锁,在地图前来回踱步。
牛头山一战的失利,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醒了这对原本信心满满的兄弟。
“可恨!
那藤甲竟如此难缠,还有那关家小子,刀法如此刁钻!”
朱据一拳捶在案几上,牵动了伤口,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
朱桓停下脚步,沉声道:“兄长息怒。
硬碰硬,我军确实难以占到便宜。
南蛮兵悍勇,藤甲坚固,非力敌可破。
为今之计,需另寻他法。”
“他法?还有什么他法?”
朱据烦躁地问。
朱桓目光闪烁:“我已派人快马前往襄阳,向大都督问计。
陆逊都督智谋深远,必有破敌之策。”
数日后,前往襄阳的信使带回了陆逊的指令。
当朱氏兄弟展开那封薄薄的绢书时,仿佛能透过字迹看到陆逊那沉静而睿智的面容。
信上,陆逊先分析了局势,指出蜀汉援军乃南中孟获部众,其兵锋正盛,尤其是藤甲兵,堪称精锐。
接着,笔锋一转,提出了那条堪称毒辣的计策:“……蛮兵所恃者,藤甲也。
然藤甲虽韧,终为草木,遇火则焚。
闻武陵作唐之地,有枯草坡,地势低凹,秋冬之际,坡上枯草连绵,遇火即燃。
可诈败诱敌,引其至彼处,四面举火,则藤甲兵必为齑粉矣……”
“火攻!”
朱据眼中闪过一丝狂喜,但随即又被一丝疑虑取代,“此计虽妙,但如何能确保蛮兵必定入彀?”
朱桓仔细揣摩着陆逊信中的细节安排,嘴角渐渐勾起一抹冷笑:“都督算无遗策,信中已言明诱敌之法。
兄长,你且安心养伤,此次,定要叫那关索小儿和藤甲兵,有来无回!”
次日,朱桓亲自领兵,前往迁陵城外挑战。
他指名道姓,要关索出战。
关索年少气盛,听闻朱桓挑战,立刻向沙摩柯和金环三结请战。
沙摩柯毕竟老成持重,提醒道:“贤侄,东吴新败,突然主动挑战,恐有诈。”
金环三结连胜之下,也有些骄矜之心,不以为意道:“老将军多虑了!
吴狗定是不服前日之败,前来找回场子。
关索小将军武艺群,有何惧哉?末将愿率藤甲兵压阵,若有不测,可立即接应!”
关索也道:“沙摩柯叔父放心,小侄自有分寸。
若见势不妙,定会及时撤回。”
见二人如此,沙摩柯也不好再坚持,只得叮嘱他们务必小心。
战场上,关索与朱桓再次交锋。
这一次,朱桓明显“力不从心”
,刀法散乱,与关索战了不到二十回合,便虚晃一刀,拨马便走,口中还喊道:“小娃娃厉害,某家战你不过!”
关索见状,热血上涌,催马便追:“吴狗休走!”
金环三结见关索得胜追击,唯恐他孤身深入有失,而且眼看东吴军“溃败”
,正是扩大战果的好时机,当即下令一万藤甲兵全线压上,追击“败退”
的东吴军。
沙摩柯在城头上观战,起初见关索取胜,也颇为欣喜,但看着看着,眉头却越皱越紧。
东吴军的败退,看似慌乱,但旗帜并未太过散乱,撤退的路线也似乎……太有秩序了些。
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急忙命人鸣金收兵。
然而,战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