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6逊设伏(1 / 2)

加入书签

夏日的襄阳城,仿佛一个巨大的蒸笼,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

城墙之上,“黄”

字大旗在灼热的风中无精打采地耷拉着,旗杆下的阴影里,一员老将按剑而立,须皆白,却腰背挺直如松,目光锐利如鹰,正是蜀军荆州都督,老将军黄忠。

他俯瞰着城外连绵不绝的东吴营寨,旌旗招展,号带飘扬,将襄阳围得如铁桶一般。

那是由东吴年轻的大都督陆逊亲自统领的七万大军,已经在此围城一月有余。

“大都督,”

一名副将走上前,递上一个水囊,语气带着几分忧虑,“吴贼围困日久,虽未猛攻,但这般僵持,我军士气难免……”

黄忠接过水囊,却没有喝,只是用粗糙的手掌摩挲着冰凉的皮囊表面,淡淡道:“陆伯言想困死我们?他还嫩了点。”

他的声音沉稳,带着一种历经沙场磨砺出的自信,“襄阳城坚,粮草足支一年。

他陆逊七万人马,人吃马嚼,每日消耗几何?他比我们更急。”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远方,仿佛能穿透营垒,看到更广阔的地域:“何况,文长(魏延字)还在外面呢。”

提到魏延,黄忠的嘴角微微牵动了一下,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那是一只猛虎,一只游弋在外的利爪。

魏延率领的数千精锐骑兵,就像一根灵活的毒刺,正扎在陆逊的后方——邓县、黎丘一带。

他们来去如风,专挑东吴的运粮队下手,一次次得手,一次次让陆逊如鲠在喉。

这一个月来,城外的吴军运粮队被袭扰的消息,便是这沉闷围城中最提气的战报。

副将闻言,精神也振作了些:“魏将军神勇,屡次断敌粮道,想必那陆逊此刻正焦头烂额呢!”

黄忠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他心中清楚,陆逊绝非庸才,此人沉稳隐忍,善谋能断。

如今的僵局,绝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陆逊就像一条盘踞的毒蛇,看似安静,却在寻找着一击致命的时机。

他现在按兵不动,要么是在等待襄阳露出破绽,要么,就是在筹划如何先拔掉魏延这颗钉子。

“传令下去,”

黄忠沉声道,“各门守军不得懈怠,夜间巡逻加倍。

多派斥候,密切关注吴军大营动向,尤其是……黎丘方向。”

他最后补充了一句,心中那丝关于魏延的隐忧,虽不强烈,却始终存在。

东吴中军大帐内,气氛比起襄阳城头,更多了几分压抑。

陆逊独自站在巨大的舆图前,眉头微蹙。

他年纪不大,面容清俊,甚至带着几分书卷气,但那双眼睛却深邃如潭,闪烁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智慧。

一个月了,襄阳城纹丝不动,黄忠老而弥坚,守得滴水不漏。

更让他心烦意乱的是身后那支蜀军骑兵。

“报——”

一名斥候疾步入帐,单膝跪地,“大都督,三日前,又有一支运粮队在黎丘以北二十里处被魏延骑兵袭击,粮草被焚,押运官战死,伤亡百余人。”

帐中侍立的几位将领脸上都露出了愤懑之色。

左将军周泰,虬髯怒张,忍不住重重哼了一声:“这魏延小儿,欺人太甚!

只会像耗子一样偷偷摸摸,有本事出来与某家真刀真枪干一场!”

右将军凌统相对冷静,但眼神中也满是凝重:“大都督,魏延所部皆是精锐骑兵,来去如风,对我粮道威胁极大。

长此以往,我军士气受损,围城恐生变故。”

陆逊缓缓转过身,目光扫过众将,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黄忠善守,襄阳难下。

魏延在侧,如芒在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