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严颜殒命(1 / 3)
严颜领兵出寨后,诸葛亮独坐帐中,心神愈不宁。
右眼皮突突直跳,手中的书简半晌也未翻动一页。
他平生用兵谨慎,尤其面对司马懿这等对手,更是力求算无遗策。
方才那阵怪风与帅旗折断的异象,如同阴云般笼罩在他心头。
“报——!
丞相,李严将军督运粮草已归营寨,正在帐外候令!”
传令兵的声音打破了帐中的沉寂。
诸葛亮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光亮,立刻道:“快请李将军进来!”
须臾,风尘仆仆的老将李严大步走入帐内,拱手道:“丞相,末将奉命督粮归来,粮草已悉数入库!”
“正方(李严字)来得正好!”
诸葛亮起身,走到李严面前,神色凝重,“严老将军已率兵前去迎战姜维,然我观天象,料定司马懿必有诡计埋伏,恐严老将军有失。”
李严眉头一皱:“丞相既知有诈,为何不召回严老将军?”
诸葛亮摇头叹息:“军令已出,岂能朝令夕改?且严老将军性情刚烈,若强行召回,恐其心中不快。
今命你率五千精兵,紧随其后,以为接应。”
他仔细吩咐道:“你需谨记:若见严老将军与姜维交战,无论胜负,皆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若严老将军败阵而回,你便率军断后,掩护其撤退,不可冒进。
若……若严老将军获胜,并追击敌军……”
诸葛亮说到这里,语气变得更加沉重,目光紧紧盯着李严:“那你便需立刻挥军疾进,赶往救援!
无论如何,也要将严老将军安全带回来!”
李严闻言,心中虽有些不解——既然获胜,为何还需救援?但他见丞相神色前所未有的严肃,知此事关系重大,当即抱拳领命:“末将明白!
必不负丞相所托!”
“去!
一切小心!”
诸葛亮挥了挥手,目送李严匆匆离去的背影,心中的不安却未有丝毫减轻。
……
且说严颜率军来到阵前,与姜维的兵马对峙。
姜维银枪白马,立于阵前,高声喝道:“严颜老儿,前日让你侥幸逃脱,今日还敢前来送死?”
严颜大怒,花白的胡须气得翘起:“黄口小儿,休得猖狂!
看刀!”
催动战马,舞动长刀,直取姜维。
姜维挺枪迎战,两人顿时战作一团。
刀来枪往,马蹄翻飞,鼓声如雷,呐喊震天。
严颜虽年迈,但刀法老辣,经验丰富,一把长刀舞得泼水不进,势大力沉。
姜维则枪法灵动,变化多端,时而如灵蛇出洞,时而如暴雨倾盆。
两人从清晨战至日上三竿,又从日中战至午时,已然斗了过一百回合!
阳光下,尘土飞扬,兵刃撞击之声不绝于耳。
严颜越战越勇,心中那点对诸葛亮嘱咐的警惕,早已被久战不下的焦躁和拿下敌将的渴望所取代。
他心中暗想:“丞相未免太过小心,这姜维虽勇,终究年轻,久战之下,气力必然不济!”
果然,又战了十余合,姜维的枪法似乎渐渐散乱,气息也变得粗重,额头见汗,显得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
严颜见状,心中大喜,刀法更加猛烈,口中喝道:“姜维小儿,还不下马受降!”
姜维虚晃一枪,拨转马头,对着麾下士兵大喊:“敌军厉害,撤!
快撤!”
随即率先向后方败退下去,他麾下的北汉军也如同潮水般向后溃退,旗帜、辎重丢弃一地,显得狼狈不堪。
严颜杀得性起,眼见即将到手的功劳岂能放过?诸葛亮那“不可追击”
的嘱咐,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