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阳谋(2 / 3)
罪,请允炆殿下责罚!”
“下不为例!”朱允炆沉默了片刻,才道。
“谢殿下不惩之恩!”
黄子澄诚恳行礼之下,嘴角不经意的勾了勾,他早就料到朱允炆心软,才主动坦白。否则他早就隐瞒了,而且还能瞒得住。
毕竟他也是为朱允炆好,并非害朱允炆。
朱允炆没搭理这茬,岔开话题道:“先生,你昨日还和母妃说了什么?”
“回殿下,太子妃命子澄盯紧允熥殿下,一旦发现允熥殿下有逾越之处,便联络言官,弹劾允熥殿下!”
黄子澄本想隐瞒,可想了想还是选择告诉朱允炆,毕竟言官一旦弹劾朱允熥,朱允炆即便是当时不清楚,事后回过味来,一定知道是自己和太子妃做的。
要知道当前太子健在,朝廷风闻奏事的言官们,不会将目光盯上皇孙,只会盯上各地不法藩王。
尤其是当今皇上朱元璋重视亲情,对皇子皇孙们格外的偏袒,没有足够的动力,很少有言官敢上奏弹劾。
除了一些不谙世事的二愣子文官。
朱允炆一听,摇了摇头:“没用,父王和皇爷爷近些日子,最为宠信朱允熥。区区弹劾对他没什么用。除非能抓到朱允熥造 反的罪证!”
作为皇孙,他很清楚朱标和朱元璋对皇子皇孙的偏袒和爱护。
像二叔朱樉,明明在封地胡作非为,奴役欺压百姓,弄的怨声载道,可结果仅仅换来朱元璋的斥责。
虽然里面有他父王朱标求情的缘故,但根本原因,还是朱元璋没有杀朱樉的心思,否者凭朱樉在封地上的所作所为,被贬庶民,都是轻的。
所以区区弹劾,连给朱允熥挠痒痒,都算不上,反而有暴露他和吕氏的风险。
黄子澄自信笑道:“殿下有所不知,弹劾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而已。一来借弹劾,坏朱允熥的名声。二来,吸纳一些中立的文官。”
“毕竟一个惹是生非,不学无术的皇孙,一个敏而好学,聪慧温和的皇孙,选谁,一目了然!”
“当然,弹劾皇孙事大,我和东宫所属官员都不会出面,只会找机会暗示一两个年轻言官。”
“先生高明,允炆受教了!”朱允炆眉头一挑,朝黄子澄行了一礼,本来他还担心弹劾朱允熥,会牵扯到他和他母妃身上,可听黄子澄说,仅仅是暗示一两个年轻言官弹劾,就彻底放下心了。
只要不牵扯到他和吕氏身上,还能出口恶气,顺带的给朱允熥添堵的事,他还是很乐意去做的。
黄子澄乐的够呛,面上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