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崇祯恩情大派发,江南豪绅来买(2 / 8)

加入书签

开垦却无籍可载之地六十八亩,今日特来补报。”她声音颤抖,“只求大人答应一件事??让我们寨里的娃也能进学堂读书。”

    陈子壮当即取印盖章,朗声道:“准!即日起,黔北十寨凡申报隐田者,其子女皆免三年学杂费!”话毕,老妇跪地叩首,身后数十名苗民齐刷刷跪倒,泪洒尘土。

    消息随驿报送至京城时,正值崇祯批阅奏章至深夜。王承恩轻步进来添灯油,见皇帝伏案小憩,便欲退出,却被一声低语叫住。

    “你说……他们会恨朕吗?”崇祯未抬头,指尖轻轻抚过那份来自郴州的百姓联名谢表。

    王承恩怔了怔,低声道:“奴婢斗胆说一句,陛下若怕人恨,便不会走这条路了。”

    崇祯缓缓起身,推开窗棂。月色如练,洒在紫禁城层层屋檐之上。他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讲习所灯火,喃喃道:“孙承宗走前对我说,改革最难的是人心。可我觉得,最难的是坚持??当你看到那些孩子能吃饱饭、穿上鞋去上学的时候,你还忍心停下吗?”

    王承恩垂首不语。他知道,这些年来,皇帝几乎未曾安眠。每日寅时初刻必起,批阅奏折至午,召见大臣议事不断,晚间还要听骆九密报各地动向。宫中太监私下议论,说乾清宫的烛火,比万历年间整整多了三倍。

    次日清晨,崇祯召见新任兵部尚书秦良翰。这位曾率神机营平定西南叛乱的老将,如今须发尽白,却依旧挺直如松。

    “秦卿,边镇军屯丈量进展如何?”崇祯开门见山。

    “回陛下,九边十二镇已有八镇完成初丈,查出虚报冒领者共计一千三百余员,其中千户以上军官四十七人,皆已革职查办。尤以宣府最甚,原报军屯万亩,实耕不足三千,余者皆被将领私租与商贾牟利。”秦良翰递上一本册子,“这是涉案人员名单及证据,请陛下御览。”

&n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