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崇祯恩情大派发,江南豪绅来买(4 / 8)
么公平正义,他们只看眼前利益。若我们能在民间制造一场‘官府抢庙’的恐慌,何愁民心不乱?”
于是数日后,杭州街头开始流传谣言:朝廷即将下令拆除所有尼姑庵,强迫尼僧还俗配婚,所得田产充作骆九私宅扩建之用。更有画师绘制讽刺图张贴市井??画中骆九身穿蟒袍,脚踏佛塔,手中握着一把写有“免税特权”的金钥匙。
此事很快传入宫中。骆九怒极反笑:“说我贪图尼姑庵?那我倒要看看,是谁在背后装神弄鬼。”他立即派出东厂密探伪装成香客潜入各大寺院,查访资金往来。
不出十日,真相大白:原来一家名为“慈航社”的民间组织,表面上施粥济贫、诵经祈福,实则由徐允昭胞弟徐允修掌控,每月接受数家大地主资助,专事散布反新政言论。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在灾年囤积粮食,故意抬高米价,然后假借“善堂名义”低价出售,借此收买人心,败坏朝廷声誉。
骆九将证据呈送御前。崇祯看完供词,沉默良久,忽然问:“这个徐允修,是不是去年冬天曾在奏折里夸赞‘江南风俗淳厚,无需严法苛政’的那个?”
“正是。”骆九答,“他还曾上书建议,将讲习所课程改为研读《论语》《孟子》,废除《赋役新规》教学。”
“哼,口蜜腹剑,莫过于此。”崇祯提笔朱批,“徐允昭纵弟为恶,知情不报,革职拿问!徐允修勾结豪强、扰乱民生、妖言惑众,着即斩首示众,家产抄没,妻儿贬为官婢。其余同谋者,依律严惩,不得宽贷!”
圣旨下达当日,杭州府衙前搭起刑台。徐允修被五花大绑押赴西市,沿途百姓唾骂如雨。一名饿得面黄肌瘦的老妪冲出人群,举着半块发霉的饼哭喊:“就是你们这群畜生,去年把米价抬到一两银子一斗!我孙子活活饿死了啊!”差役费了好大力气才将她拉开。
行刑完毕,骆九亲自主持“破谣大会”,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