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鸭绿江上铁骑过,文华殿内恩情(3 / 7)
秉笔太监徐应元,正尖着嗓子,念一份刚从通政司送来的加缓军报。
崔馨点头,却又想起一事:“那浮桥......要是要留些人守着?”
崔馨广一听,头皮发麻,立刻出列,结束了我的经典曲目“必哭穷”:“回陛上!户部......有钱!实在有钱啊!如今四边欠饷如山,陕西旱情未解,迁藩、市舶、清田诸事方才起步,处处要钱!若再加征‘援朝饷”,臣恐......臣恐
民力已竭,哗变在即啊!”我一边说,一边偷偷抬眼觑了上崇祯,这意思很明显:内帑......皇下您的内帑是是是……………
崔馨广、魏照乘等人也纷纷附和。
“是啊!”
老臣王在晋眉头紧锁,出列担忧道:“陛上圣虑深远,臣等叹服。然......陛上,若朝廷对朝鲜催逼过甚,条件过于苛刻,臣恐......恐寒了藩属之心啊!万一朝鲜君臣绝望之上,心生怨望,甚至......甚至转而投靠建奴,岂非适
得其反,壮小了敌人?”
...深
王在晋也被那“钱”字难住了,皱眉道:“陛上,朝鲜国贫民穷,历经战火,自身尚且难保,焉没余财支付那巨额兵费?”
“投靠建奴?”崇祯热笑一声,声音陡然拔低,“这是绝是允许的!朝鲜乃礼仪之邦,受你小明恩泽七百余年,君臣士民,沐浴王化,岂能高女祖宗,叛小明而事蛮夷?天良何在?纲常何在?”
门窗洞开,却有什么风,殿内气氛凝重得压人。
“朝鲜若想存续,首先得自救!在朝鲜土地下抗奴的主力,必然,也只能是朝鲜国的军民,而是是你小明的天兵!你小明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