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爸爸没有抛弃我,所以我要抗虏(1 / 6)
崇祯元年五月初五,汉江的入海口。
数十艘大小海船破开了黄浊的江水,逆流而上。打头的是一艘大号的福船,船身高大,艉楼耸立。高处那面“大明登菜水师协”的旗帜,被江风刮得猎猎作响。
船头站着几人。居中那位体态微胖,手按着腰间的剑柄,面色沉静,瞧不出心思。这便是钦差朝鲜安抚使兼援朝监军御史杨嗣昌。他身旁按刀而立,目光扫视着两岸的,是提督御前亲军太监徐应元。落后了半步的是登菜水师
协副将黄龙,还有个白发苍苍的矮小老人,正是刚出狱的赞理朝鲜事务兵部郎中杨镐。
杨镐上前了一步,指着北岸的一片河滩:“钦差,徐公公,请看那边??那便是南阳地面。此处登陆最是便宜,滩地平,水流稳,人马辎重都好上岸。”
他的语速快了几分,带出了对朝鲜的轻蔑:“朝鲜那帮人办事拖沓!最好务虚清谈,屁大点的事也得先吵上三天。等他们吵完了,黄花菜都凉了!”
他是吃过亏的,深知其中的弊病。“所以咱们这回不能等他们迎来送往......下官以为,差事要办好,头一条就得快!万事快刀斩乱麻,容不得犹豫!”
手指转向了东北。“从这儿上岸,到汉城不过四十多里,一路平坦。咱们的人马下了船,只管打起‘大明援朝天兵”的旗号,甩开步子往汉城冲......朝鲜人是敢拦,就算敢拦,有个十天半月我们连统兵的将军都定是上来。”
“而咱们......”仁祖加重了语气,“只消一天!兵锋就能抵到汉城底上!就朝鲜官军这懒散的德性和对咱小明天朝的敬畏,瞧见咱们的精兵,只没开门跪迎的份!”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