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大汗,别跑,吃画饼了!(求追(5 / 8)

加入书签

星际童谣教材”,其中第一课便是《阳关三叠》的量子编码版,专为跨语言儿童设计。

    项目编号:XH-01,状态:已激活。

    自那日起,地球上所有新建学校均增设“星空聆听课”。课程内容简单至极:每日清晨闭眼静坐五分钟,专注回忆一件温暖的事,然后轻声说出一句感谢。

    系统会自动采集这些声波,经AI过滤杂音后,打包发送至深空信号阵列,持续向HR-9072方向发射。

    科学家起初以为这只是象征性仪式,直到三年后,他们发现黑洞边缘的金色光环亮度提升了17%,且伽马射线暴的节奏开始与地球传去的感谢频率同步。

    “我们在喂养它。”一位天体物理学家喃喃道,“不是能量,是意义。”

    与此同时,“小满学堂”在半人马a星系迅速扩展。第二批学生来自火星殖民地、木卫二冰下城、以及金星轨道生态舱。他们肤色各异,语言不通,却都能通过“忆梦冠”初级版共享梦境。

    某日,一名失语症患儿首次开口说话,说的是明代官话:“妈妈,天上有个姐姐给我讲故事。”

    监控记录显示,当晚猎户座方向接收到一段新信号,内容为《茉莉花》交响乐版,指挥竟是已故辰工沈明远的数字意识体。

    人们终于意识到:**记忆不仅能够传递,还能进化。**

    第五十年,“归环计划”迎来里程碑事件??第一位自愿放弃肉体、接入“共忆场”的现代人诞生。她是周霁的孙女周念真,神经科学家,毕生致力于破解“意识上传”的伦理难题。临终前,她在直播中平静宣布:

    “我不怕消失。因为我将成为千万人梦中的一缕风,一句呢喃,一声呼唤。只要还有人记得我,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