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老徐,其实洋人也可以献忠!(第十更(2 / 3)

加入书签

阁老搞个廷议,议一下召澳门兵头施维纳带火器工匠入京的事情。”

他猛地转身:“朕要当面问他——他这个澳门的洋土司要如何助大明铸炮练兵要如何协防海疆至于代价.”冷笑浮上嘴角,“大明不缺这点银子!”他顿了顿,又道:“徐卿本就是礼部侍郎,现在礼部左侍郎空着,你正好官复原职,替朕在廷议上说话!”

根据大明朝廷的人事任免惯例,高级官员复职是不需要走廷推这个流程的,中旨即可。当然,前提是要复的那个职正好空缺。

“臣领旨!”徐光启深深作揖,白胡子都在抖。

崇祯忽又补了一句句:“对了,《几何原本》前六卷译得好。剩下七卷,抓紧译完。”

徐光启一愣:“臣遵旨。”

待他退出挹海堂,冷风一吹才猛醒——皇上怎么知道《几何原本》还有七卷未译

正想着,就见独眼武将王通随着徐应元匆匆入殿。两人擦肩时略一颔首,徐光启自顾出宫,满脑子都是澳门葡人、野战大炮和《几何原本》。

王通迈入挹海堂,纳头便拜:“臣宣府参将王通,叩见陛下!臣有边防要务禀报,另有祖传《宣镇边防图考》献上!”

说罢从怀中取出一本泛黄的册子,双手高举过顶。

崇祯示意王承恩接过图册,翻开略观,见其中不仅图文并茂,更细注各处水源、草场、可设伏之地,甚至蒙古各部习性、战力评估等。字迹虽粗糙,却显是心血之作。

“好!”崇祯合上图册,目露嘉许,“此物于朕,胜似十万雄兵。王通,你有此忠心,朕心甚慰。”

王通叩首道:“臣前罪深重,蒙陛下不杀,反予重用。纵肝脑涂地,难报圣恩于万一!”

崇祯抬手虚扶:“起来说话。赐座。”

王承恩忙搬来个绣墩。王通谢了恩,半边屁股挨着坐下,腰板挺得笔直。

崇祯打量着眼前这独目将领,心下感慨。前世里向闯贼献了宣府镇的王通,如今倒成了大明忠良。连魏忠贤都成了抗虏良将看来朕这一世,总算领导有方了。

“口外情形如何”崇祯收回思绪,“可联络上虎墩兔了”

王通独眼中精光一闪:“回陛下,臣遣家将王勇带精骑五人,深入漠南半月,终在灞河畔寻得虎墩兔大营。”

他略顿了下,见皇上听得专注,便续道:“那插汉部如今是艰难。他们仓惶而来,又在宣府镇遭了败绩,远遁荒原,牛羊饿毙甚众。部众离心,每日皆有牧民南逃投明。臣的家将见到了虎墩兔的叔父粆台吉,得知其部存粮仅够维持两月。”

崇祯指尖轻叩桌面:“虎墩兔本人如何”

“仍以蒙古大汗自居,终日饮酒消愁。”王通嘴角微撇,“不过其麾下三千插汉本部的精骑尚在,弓马依旧娴熟。”

崇祯心下明了。这“绿帽汗”一时半会儿还倒不了。算算时日,离己巳之变已不远打得差不多了,该“收狗”了。

“王通,”崇祯对王通道,“朕欲将俘获的苏泰福晋并其部众送还虎墩兔,你看如何”

王通独眼圆睁:“陛下,这.”

崇祯摆手打断:“自然不是白还。你方才说,那粆台吉颇通情理”

王通忙道:“粆台吉暗中表示,若大明肯接济粮草,他愿劝虎墩兔称臣纳贡。”

“称臣就不必了,朕知道虎墩兔汗不肯的。”崇祯轻笑,“朕要虎墩兔拿战马来换。三千匹上好战马,换他福晋和两千部众。”

王通倒一口凉气:“三千匹只怕虎墩兔不肯”

“他会肯的。“崇祯目光深远,“你让粆台吉带句话:朕能给他粮食,也能借兵给顺义王。插汉部不是唯一能和大明做买卖的蒙古部落。”

王通恍然大悟:这是二犬竞食之计啊!

崇祯这时话锋一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