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在改革的关键时刻,鞑子来送人头了!(2 / 5)

加入书签

;   旁边的朱纯臣赶紧跟上,胖脸上堆满“羞愧”:“陛下!臣有罪!臣回去也查!往死里查!好好查!退!一定退!一亩田地都不留!臣愿立军令状!”他拍着胸脯,一副忠肝义胆的模样。

    崇祯脸上笑容没变,心里却冷笑。又是“严查”,又是“清退”,听着坚决,实则全是空话。谁去查?怎么退?查个三年五载,最后回一句“年代久远,查无实据”,或者象征性退点边角料,就想糊弄过去。

    他搞“议罪银”,是想绕过那臃肿低效、同样不干净的官僚体系,直接跟阉党贪官做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特赦”。可这招,对付这些根基深厚、握着京营兵权,连锦衣卫都渗透了的世袭勋贵,不好使。

    更麻烦的是,他们本人可能真没直接伸手,烂账是祖上欠下的,皇上的刀不好砍到他们头上。那些祖宗……不少都进太庙吃冷猪肉了!还能挖出来问罪?难啊……

    “呵呵,”崇祯放下保温杯,杯底碰着桌面发出轻响,打断了两人的“表忠心”,“二位国公言重了。朕不是要翻老祖宗的旧账。太祖爷、成祖爷那会儿,百废待兴,规矩上有些疏漏,也在所难免。”他话头一转,语气变得像街市上商量买卖:

    “朕的意思呢,过去的事,可以一笔勾销。占了的田,不必全退。退一半,怎么样?剩下那一半,朕今日就做主,赏给你们两家了!算是酬谢你们世代忠勤。”他顿了顿,眼光扫过两人,又抛出一个更诱人的条件,“或者,还有个法子。你们两家,若能按二百亩田养一个兵的标准,给朕出……嗯,英国公府出五百,成国公府出三百,这八百个能披甲、能拉弓、能上马杀敌的好汉,编进京营,人马器械粮饷由你们供着,但听朝廷调遣。要是能做到,那剩下的一半田,也不用退了,就当是朕特许你们替朝廷养兵了!怎么样?”

    这话说得客气极了,甚至带着“商量”的意思,好像真是体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