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御前亲军和“咸人头”(求收藏,追读)(3 / 6)

加入书签

镇都是些什么兵?十三个月没法饷,饿得都前胸贴后背了,凭这些人马就能斩了鞑子数千?谁信?本爵是不信的!怕是陛下少年心性,好大喜功,下面人投其所好罢了。这‘捷’越大,水分只怕也越大。”

    勋贵们闻言,纷纷点头。

    ......

    孙承宗、李邦华等东林清流聚集之处,弥漫的则是一种痛心疾首的愤懑和深沉的失望。

    “阉党余孽,其心可诛!”一位白发苍苍的御史声音不高,却字字铿锵,“若非彼辈蛊惑圣心,撺掇陛下轻出,焉有此次险之又险的巡边?陛下甫登大宝,根基未稳,便效那正德旧事,视军国大事如儿戏!若非祖宗庇佑,苍天有眼,差一点,差一点就酿成第二次‘土木之变’!大明江山,经得起几次这样的折腾?”

    李邦华长叹一声,接话道:“木匠天子方去,新君却又……却又如此尚武好动!这大明,何时才能迎来一位真正的明君圣主?朝纲不振,阉宦虽除其魁首,然其流毒仍在,陛下对王体乾、徐应元等内侍依旧倚重……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他话语中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他们这些被魏忠贤打压排挤的官员,本以为新君即位,会铲除阉党,大明将迎来中兴曙光,却不料皇帝行事如此“轻率”。

    “孟闇所言甚是。”孙承宗作为帝师,资历最深,语气相对沉稳,“陛下勇则勇矣,然治国非仅凭血气之勇。此番侥幸得脱大险,望能以此为戒,收心养性,亲贤臣,远小人,以社稷为重。”他口中的“小人”,可不仅仅指残余的阉党,也包括了那些可能逢迎皇帝“尚武”之心的新贵。

    ......

    在举子们聚集的稍远处,年轻士子们的议论则更加直白,充满了对朝局的担忧和对未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