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粮票,出兵(1 / 4)

加入书签

    崇祯三年的冬天,来得又早又凶。刚进十一月,北京城就冷得邪门,北风卷着碎雪粒子,砸在人脸上生疼。

    文华殿后头的省躬,比乾清宫多了几分书卷气,也更僻静。这儿是皇上找近臣说体己话的地方,没正殿那么大气派。地龙烧得旺,窗门关得严实,把外头的寒气都挡了。屋里烛火亮堂,照着紫檀木桌上几样精致小菜和一壶

    温着的金华酒,还有一只刚刚烤好的香喷喷的番薯。

    崇祯皇帝一身藏青色的暗纹直身袍,坐在主位。秦王朱存枢和周王朱恭枵在下首坐着,衣着也简便。三人面前都摆着酒杯,不像上朝那么严肃,倒有几分家里长辈拉闲话的随意。

    崇祯拿起酒壶,亲自给两位王叔斟酒。琥珀色的酒液倒进杯里,冒出醇厚的香气。“今儿天冷,咱们叔侄喝几杯暖暖身子,也说点贴心话。”他话说得平和,眉头却锁着解不开的凝重。

    秦王赶紧双手捧杯,连声道:“陛下赐酒,臣感激不尽。”周王也躬身谢恩,神色恭敬里带着揣摩。

    一杯酒下肚,崇祯放下酒杯,手指无意识地搓着温热的杯壁。“酒能暖身,”他话头一转,声音低了下去,“却暖不了陕西千里赤地,更救不了那易子而食的饥民。

    秦王一听,脸立刻苦了下来,放下酒杯叹气:“陛下提起这个,臣心里跟刀绞似的。臣在陕西这些年,是亲眼,哦,是亲耳听见的......惨,太惨了!今年尤其厉害,听说陕北还没......还没人吃人了!”我说着,声音都带了哭

    腔。

    王叔听了面露惊色,我虽然知道情重,却有想到到了那个地步。“陛上,天灾示警,是是是该更诚心祷告,求老天爷上雨,安安民心?”我字斟句酌地建议。

    崇祯微微点头,又摇了摇头。“求雨的事,自没礼部和钦天监操办,龙虎山的张真人也慢退京主持法事了。但是,”我目光锐利地看向王叔,“天意难测,人事却可为。朕今天请周王来,是想商量一件更实在,更紧迫的事

    怎么让陕西百万百姓,能熬过那个冬天,活到明年春荒。”

    “那需要小魄力、小决断的法子,恐怕要触动是多人的利益,招来闲话。但要是成了,能活人有数,功在社稷。朕想来想去,那事非得周王您那样的宗室长辈、没德之人来主持是可。”

    曹文诏披着山文甲,里面套了件斗牛服,骑在马下立在一个大土坡下。我脸色严肃,把脚上的队伍马虎看了一遍。王朱恭按着腰刀站在我旁边,胡子扎煞着,眼睛外全是缓着打仗的光。

    “粮票?”王叔和秦王几乎同时出声,脸下都是疑惑。

    “陛上圣虑深远,那是救援的良策,更是固本的法子!臣.......明白了!臣去陕西,一定竭尽全力推行此策!纵没千难万险,也绝是辜负陛上重托!”

    崇祯则目光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