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o4章 救援(2 / 2)

加入书签

稀疏,道路崎岖难行。

河谷平川地势虽较为平坦,但也有起伏丘陵和小块高地,且河流两岸河滩地土质松软。

忻口作为太原的北大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它的险要地形使得其易守难攻,是保卫太原的关键防线。

在抗日战争时期,忻口战役在此爆,华国军队凭借忻口的地形优势,顽强阻击日军进攻。

随着命令的下达,日军第一军司令部迅行动起来。

救援部队紧急集合,准备出。

同时,侦察机也升空而起,对周边地区进行侦察。

而在井陉至阳泉的山区被八路军航空兵空袭过的区域,铁路巡逻队的5o多人仍在紧张地进行着搜救行动。

他们小心翼翼地在废墟中寻找着幸存者,将受伤的日军士兵抬上担架,送往临时建立的的医疗点进行救治。

然而,现场的情况十分惨烈,救援工作进展缓慢。

从太原、阳泉、井陉和石家庄抽调组成的救援部队,在艰难的道路上缓缓前行。

井陉方向的救援队伍,背着扛着沉重的救援物资、工具和药品,一步一步向着被后来称为“倭冢”

的事区域迈进。

他们的身影在残破的铁路沿线显得格外渺小而又坚定。

士兵们的脸上满是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不屈的光芒。

他们知道,每前进一步,就可能多拯救一个生命。

医生和护士们紧紧跟随,时刻准备着为伤者提供救治。

他们心中牵挂着那些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伤者,脚步虽然沉重,却从未停歇。

而阳泉来的先头救援部队,到了被炸塌的隧道前陷入了困境。

工兵大队长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众人头上,最起码一周才能清理出隧道口的落石。

而从井陉方向徒步而来的救援部队因为铁路被炸断,所以只能达到离现场3o多公里的地方下车,然后背着扛着救援物资、工具、药品等顺着铁路用脚丈量过来,他们背着扛着沉重的救援物资,此刻已经累得气喘吁吁。

当到达现场猴他们第一眼看到现场的景象时,所有人都被深深地震撼了。

原本以为在来的路上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然而现实的惨烈程度远远出了他们的想象。

被炸得扭曲变形的列车残骸七零八落地散落在铁路上,有的车厢被巨大的冲击力掀翻到几十米开外,车厢的金属外壳如同被暴力揉皱的纸片。

周围的土地被炸出一个个巨大的弹坑,仿佛是大地在痛苦地呻吟中张开的伤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