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林毅又大财了二加春节特别篇一(2 / 4)

加入书签

去。

他不慌不忙地从随身的老式布包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副特制的柔软手套,还有一只擦拭得锃亮的放大镜,随后,动作轻柔且娴熟地戴上手套,缓缓伸出手,仿若对待稀世珍宝一般,轻轻拿起一只鸡缸杯,微微侧身,将杯子对着灯光,同时,眯起眼睛,透过放大镜,一寸一寸地仔细端详起来,口中还念念有词:“这釉色……这画工……可惜了。”

这个时候欧阳东海面向樊一清开口说道:“樊老,这只成化斗彩鸡缸杯,我们仨刚才可是一点儿都不敢马虎,仔仔细细端详了好一阵子,依我们的判断,应该是雍正时期仿制成化的佳作,不知您意下如何?”

樊一清转手将杯子递给身旁的樊建国并且说道“建国,你看下“。

樊建国赶忙双手接过,同样全神贯注地审视着,眼睛一眨不眨。

过了一会儿,樊建国抬起头,望向欧阳东海,语气笃定地说道:“欧阳教授,您的眼力果然精准,这确实是雍正仿品无疑。

要是成化本朝的真品,那可真是稀世珍宝,价值连城啊!”

樊一清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对这件器物的珍视,缓缓开口:“虽说不是成化本朝的,但这雍正仿成化的鸡缸杯,那也是相当了不起啊,在如今的市场上,价值上千万可不是虚言。”

众人听闻,不禁纷纷咋舌。

林毅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虽说早料到这批古董价值不菲,但亲耳听到前辈如此肯定这只雍正仿成化鸡缸杯的高价,心中还是涌起一阵难以抑制的激动。

他微微侧身,凑近樊一清,谦逊地问道:“外公,您给我们讲讲,这雍正仿品怎么就值上千万了,和成化本朝的差别究竟在哪,让我们也跟着长长见识。”

樊一清微笑着点头,手中轻轻摩挲着那只鸡缸杯,缓缓开口道:“成化本朝的鸡缸杯,那胎质细腻纯净至极,白釉更是莹润如脂,薄如蝉翼,拿在手中几乎感觉不到重量。

春节特别篇祝大家新年快乐,林毅终于找到自己真正的亲人了,也祝愿大家跟家人阖家欢乐。

林毅坐在上海法租界一栋洋楼的书房里,窗外的街道车水马龙,黄包车夫的吆喝声、汽车的喇叭声交织在一起。

他手中夹着一支香烟,眉头微皱,面前站着的是汉克公司在上海的负责人陶凯。

“陶凯,你帮我打听一下,上海是不是有姓宋和姓段的两位商人。

这宋家呢,家里有在美国的亲戚,而且宋、段两家是世交。

宋家少爷叫宋泽凯,段家小姐叫段紫菱。”

林毅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

陶凯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忍不住问道:“林先生,您为什么突然让我打听这个?”

林毅轻轻弹了弹烟灰,神色平静地说道:“是我们家在美国的一个亲戚拜托的,想找找国内的亲人。

你也知道,这战争时期,大家都失散了,现在想寻个下落。”

陶凯点了点头,“行,林先生,我这就去办。”

说完,便转身离开了书房。

几天后,林毅正在客厅里翻阅报纸,扮成管家的李默匆匆走进来,手中拿着一封信,“少爷,陶先生派人送来的信。”

林毅赶忙接过信,迅展开。

只见上面写道:“林先生,上海确实有宋、段两家大商人,而且为世交。

宋家现在当家人叫宋云生,今年41岁,有三子一女,幼子宋泽凯,今年八岁。

段家当家人是段德茂。

有一子一女,女儿段紫菱,年七岁。

宋家主营洋行,从欧美进口食品、日用品在国内销售,有三处店铺;段家从事面粉加工实业。”

林毅看完陶凯给打听出来的消息,不禁苦笑一声,只觉得一阵腰子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