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不一样的二战开打二(1 / 2)
但苏联仿造出来的4o毫米火箭筒射程只有不到1oo米,这就意味着火箭筒小组必须要靠近德军坦克才能动攻击。
而德军反应迅,一旦遭到攻击,德军的机枪手会立即朝着火箭筒小组的方向疯狂扫射,坦克也会迅调整炮口,对火箭筒小组进行打击。
所以,很多时候,苏军的4o毫米火箭筒小组在打完一火箭弹后,还来不及转移,就会被德军的火力无情覆盖,战士们往往会被打成筛子或者被炸成一堆碎肉,场面极其惨烈。
尽管如此,苏军士兵依然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不断用这种简陋但有效的武器,向德军的装甲优势起挑战。
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内,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正忙碌地处理着各项事务。
突然,一份从前线来的电报被紧急送到了他的手中。
约瑟夫接过电报,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他的目光快扫过电报上的内容,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眉头越皱越紧,脸上的震惊逐渐被愤怒所取代。
“这群法西斯强盗!”
约瑟夫忍不住咒骂道,“竟然如此大胆,动这样的突然袭击!
我们的部队怎么会如此轻易地被突破防线?”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不解,将电报重重地拍在了桌子上。
他深知,苏联已经陷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这场战争的胜负,不仅关系到苏联的存亡,也将深刻影响整个世界的格局。
他迅召集了军事将领和政府官员,紧急商讨应对之策。
“我们必须立刻组织反击,绝不能让德军的阴谋得逞!”
约瑟夫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他看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仿佛在向他们传递着一种不可动摇的信念。
然而,要组织起有效的反击谈何容易。
苏联红军在战争初期的混乱中,指挥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部队之间的协调和配合出现了极大的问题。
而且,由于德军的快推进,许多苏军部队被切断了补给线,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更为严峻的是,由于苏芬战争中林毅让汉克公司给芬兰提供了大量武器,使得苏联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惨重,暴露了军队的诸多问题。
而卡廷惨案曝光苏联暴行后,约瑟夫让贝雷亚再次进行大清洗,这导致苏联军队的军官被枪毙的数量比历史上要多得多。
大量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军官被清洗,使得军队的指挥和作战能力大幅下降,如今的苏联军队比历史上还要更加虚弱。
新上任的军官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威望,在战场上难以迅做出正确决策,部队的执行力也大打折扣。
原本就混乱的指挥体系,在这场大清洗后变得更加不堪一击,面对德军的凶猛进攻,苏军的抵抗显得愈艰难。
在战场上,苏联的士兵们虽然在遭受重创后陷入了混乱,但他们中的许多人依然在顽强抵抗。
一些被包围的苏军部队,在没有上级指挥的情况下,自地组织起来,与德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他们利用地形和简陋的武器,与德军的装甲部队和步兵进行殊死搏斗,为后方的防御工事建设和部队集结争取时间。
在苏联的广大农村地区,百姓们也在战争的阴影下陷入了恐慌。
许多村庄被德军的炮火摧毁,村民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带着仅有的一点财产,向着后方逃亡。
他们的眼中充满了恐惧和迷茫,但也有一些人,拿起了武器,加入了当地的民兵组织,准备保卫自己的家园。
在德国国内,希特勒在得知战争第一天的辉煌战果后,欣喜若狂。
他认为自己的“巴巴罗萨计划”
正在顺利实施,苏联的崩溃已经指日可待。
他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