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林毅前往外蒙古(1 / 2)

加入书签

尽管日军在东北的兵力有所削弱,但他们并没有完全放弃对局势的窥探。

日军的特务队频繁在边境地区活动,试图刺探八路军与苏军交接领土的情报,同时寻找可乘之机。

不过,八路军早已加强了情报工作和边境防御,对日军特务队的行动早有防备。

一旦现日军特务的踪迹,便迅组织力量进行围捕,使得日军特务队的行动屡屡受挫。

在山西,随着救灾计划的持续推进,八个救济口岸逐渐忙碌起来。

源源不断的灾民从河南、河北等地涌入,他们衣衫褴褛,面容憔悴,但眼中却闪烁着对生的希望。

工作人员们不辞辛劳地为灾民们登记身份,分食物和药品,安排他们住进温暖的帐篷。

部队护送人员则精心组织,将一批又一批身份确认无误的灾民安全送往绥远、北疆、北海省等地。

而这一切,似乎都跟林毅这个不务正业的八路军顾问和第五集团军副参谋长没什么关系。

他跟苏参谋长一合计,两人便向陈司令汇报,说要去外蒙古一趟。

至于拿得出手的理由,便是去外蒙古考察什么地方适合建立后勤基地。

但实际上,这是林毅怂恿的,他心里惦记着封狼居胥。

对于古代军人而言,封狼居胥堪称军人的最高荣誉。

事实上,历史上也仅有西汉武帝时期的霍去病、东汉窦宪、唐朝李靖、明朝蓝玉、明成祖朱棣这五人获此殊荣。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春,霍去病率军出击匈奴,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七万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

他在狼居胥山举行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祭地禅礼,兵锋直逼瀚海(贝加尔湖)。

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霍去病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位封狼居胥者。

东汉永元元年(89年),窦宪联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共三万余人出征北匈奴,在稽落山(今蒙古境内杭爱山)大破敌军,北匈奴单于逃走。

窦宪整军追击15oo多公里,直至私渠比鞮海(乌布苏诺尔湖)。

此役共斩杀名王以下将士一万三千多人,俘获马、牛、羊、驼百余万头,来降者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万人。

窦宪最后效仿霍去病,在燕然山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勒功”

第三年,窦宪和南匈奴联军灭掉北匈奴,其功绩可与霍去病比肩,同样被视为封狼居胥。

唐朝贞观四年(63o年),李靖率3ooo骑兵冒着严寒奇袭恶阳岭,打败东突厥,俘获隋齐王杨暕之子杨政道及原隋萧皇后,突厥大汗颉利仓皇而逃。

随后李靖乘胜追击,在阴山利用大雾一战定乾坤,斩杀俘获东突十几万兵马,缴获牛羊数十万只(头),擒获颉利之子叠罗施,杀死隋义成公主,最终在漠北生擒东突厥大汗颉利,灭绝东突厥,解决了大唐北部大患。

李靖虽然没有在狼居胥山封禅,但其灭东突厥的功绩显着,被后世视为“封狼居胥”

的典范。

明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蓝玉率领15万大军向北征讨,出大宁后日夜兼程,赶到捕鱼儿海南边,奇袭北元大本营。

北元太尉蛮子等人被杀,俘获其次子地保奴、妃嫔、公主以下百余人,后又追获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及平章以下官属三千人、男女七万七千余人,以及宝玺、符敕、金银印信等物品,马、驼、牛、羊十五万余头,并焚毁其甲仗蓄积无数,达到古人封狼居胥的标准。

朱棣即位后,多次御驾亲征蒙古。

从永乐八年开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