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蒋瑞元的趁热打铁(1 / 2)

加入书签

斯卡帕湾作为二战爆后英国海军在北大西洋作战的主要基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8月日晚8点1o分,“胜利”

号航空母舰在舰长米歇尔?丹尼尔的带领下,准备随舰队一起出海搜寻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

谁知刚要驶出斯卡帕湾,左舷突然传来两声轰轰的巨大爆炸声!

满载排水量

吨的“胜利”

号航空母舰左舷瞬间大量进水、倾斜。

此时巨大的爆炸声也惊醒了斯卡帕湾的英国守军,他们以为德国潜艇又来袭击,结果一番搜索却一无所获。

直到这个时候英军才派出大量救援人员,但这艘刚服役不久的航空母舰仍然在半小时内沉没。

舰长米歇尔?丹尼尔少将及舰上879名成员,仅93人获救,其余全部随船葬身海底。

胜利号航空母舰上搭载的24架剑鱼式鱼雷攻击机、13架海燕式战斗轰炸机也一同沉入海底。

早就在斯卡帕湾附近监视的德国间谍看到斯卡帕湾内陷入混乱,便知道潜艇行动成功。

果然,在一个多小时后,“胜利”

号航空母舰被击沉的消息便得到证实。

事实上,二战初期德国海军就利用潜艇多次袭击斯卡帕湾,试图削弱英国海军力量。

后来英国加强防御,德国潜艇袭击频次才有所减少。

但这次突如其来的攻击,还是让英国人措手不及。

直到次日上午,英国海军通过潜水员下潜拍摄的照片,才确认是水雷击沉了“胜利”

号航母。

胜利号航空母舰的沉没,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英德两国间掀起巨大波澜。

英国人对这起事件茫然无措,至于是谁在何时投放的水雷,采用了何种先进的水雷型号,他们一无所知,情报的缺失让英国海军高层陷入焦虑与困惑。

而当德国通过特工渠道获悉这一消息时,同样震惊不已。

胜利号作为一艘排水量高达

吨的庞然大物,是英国海军的重要战力象征,其沉没带来的震撼可想而知。

德国海军高层深知,如果能掌握这种威力强大的水雷技术,无疑将在与英国海军的对抗中占据巨大优势。

德国海军司令约德尔当即下达命令,要求德国海军顶尖专家全力研究剩余两枚水雷。

此后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德国海军专家和武器专家们日夜钻研,试图破解这种水雷的秘密。

经过不懈努力,他们虽然成功破解了水雷的构造与原理,但残酷的现实却让他们陷入无奈的境地。

由于当时德国与跟沉-3水雷生产时间之间存在着近3o年的技术鸿沟,即便知晓水雷的奥秘,也根本无法实现量产。

这一技术瓶颈,如同难以逾越的天堑,让德国海军的期望最终化为泡影。

另一边,当丘大嘴得知胜利号航空母舰沉没的噩耗之际,恰好收到蒙巴顿来的谈判陷入僵局的电报。

在这双重打击之下,满腔怒火的丘大嘴将矛头直指蒙巴顿。

在当时紧张而混乱的局势下,蒙巴顿成了众矢之的,似乎所有的罪责与不满都倾泻在他身上,他也因此成为了那个无奈承受怒火的“替罪羊”

陪都的夜,雾气沉沉,黯淡的路灯在雾霭中散着昏黄的光,将蒋瑞元官邸的轮廓晕染得模糊不清。

官邸内的会议室却灯火通明,水晶吊灯的光芒刺得人睁不开眼,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雪茄烟雾与焦躁的气息。

随着蒙巴顿一行人的离去,尽管与英国在文物和武器交易上陷入僵局,但领土交还协议以及蒋瑞元政府军驻军缅甸的协议的达成,仍然让蒋瑞元迫不及待地连夜召集了这场军事会议。

会议室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