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搜寻狼居胥一(1 / 2)
时间来到第二天,也就是9月29日,库伦的清晨裹着刺骨寒意,铅灰色云层压得极低,仿佛要与肯特山北麓的峰峦相接。
林毅握紧枣红马缰绳,皮革粗糙的触感磨着冻僵的掌心。
马鞍上油布捆扎的物资随着马匹轻晃,军大衣领口被风掀得翻卷,露出迷彩衬衣的衣角。
身后一个连近三百士兵已列队待命。
战马焦躁地刨着冻土,马嚼子碰撞声混着检查装备的金属轻响。
连长小跑上前:“报告!
全连整装待!”
林毅扫视着士兵们被寒风吹红的面庞,有人正悄悄活动着冻僵的手指。
对,就是骑马出,因为要进山区所以开车去很不方便,所以只能骑马前去了。
苏参谋长踩着满地霜花走来,镜片蒙着层薄霜。
他紧了紧武装带,金属扣出脆响:“林毅,你确定狼居胥山是肯特山?而且这肯特山山脉两百多公里,找起来太难了。”
话音未落,一阵狂风卷起砂砾,远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陡峭的山脊线如刀刻般冷峻。
林毅想了想说道道:“汉代匈奴核心活动区域在漠北也就是现在的蒙古高原,史记里面记载霍去病北伐‘绝大幕(大漠)’后封禅,地理位置在漠北草原北部。
肯特山作为漠北重要山脉,既符合‘登临翰海也就是古称北海的贝加尔湖’的军事进军路线逻辑,肯特山又在成吉思汗时期被尊为‘不儿罕山’,是蒙古人世代敬仰的圣山,更是蒙古帝国的龙兴之地,从历史地理与文化脉络看是不会错的。”
苏参谋长听完后,眼中闪过一丝决断,朗声道:“也罢,今天我便舍命陪君子了!”
队伍迎着鱼肚白出。
骑兵连踏碎薄冰开道,“咔嚓”
声在山谷回荡。
越往深处,干涸河谷布满尖锐岩石,马匹铁掌擦出火星;灌木丛中沙狐突然窜出,转眼消失在枯黄草丛。
队伍蜿蜒着深入群山,渐渐隐入晨雾之中。
行至中午时分,队伍在一处背风的山谷休整。
炊事兵支起行军锅做饭时,侦察兵突然策马奔回:“林顾问!
苏参谋长!
前方现石砌建筑!”
林毅与苏参谋长对视一眼,立刻策马向前。
绕过一片白桦林,眼前出现一片坍塌的石墙遗址:石块堆砌的地基呈不规则圆形,墙缝里长出枯黄的芨芨草,角落里散落着几个锈迹斑斑的铁皮罐头。
苏参谋长蹲下身,指尖蹭过石块表面的刻痕:“看这工艺,像是近代牧民的冬牧场。”
他捡起一个罐头盒,盒底印着模糊的俄文字母,“沙俄时期的东西。”
林毅目光扫过遗址外围,忽然他勒住缰绳,翻身下马时军用手套蹭过带刺的红柳丛。
拨开最后一丛荆棘,半块石碑斜插在冻土中,表面斑驳的符号在风里扭曲,像未熄灭的火焰。
他单膝跪地,军刀挑开覆盖的腐叶,“应该是元朝的遗迹,可能是蒙古贵族祭祀台。”
“我来。”
苏参谋长的军靴踩住石碑边缘,匕寒光一闪斩断盘根错节的野藤。
两人用刺刀撬开冻土,碎石混着草根簌簌掉落。
“这碑至少两米高。”
林毅盯着石碑棱角处细微的裂纹,眉头紧锁:“多找几个人来挖吧,这冻土太硬,别磕着碰着。
这可是能填补元朝边疆祭祀制度空白的文物,回头联系考古人员,要么运回去做研究,要么就在这建个保护站。”
苏参谋长用袖口擦去镜片上的霜花,金属水壶在腰间晃出轻响:“至于么,一块石碑而已,咱们任务是找狼居胥山,耽误久了”
话音未落,林毅已将军用水壶狠狠砸在冻土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