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北海游十三(1 / 2)

加入书签

金矿资源同样不容小觑,已探明储量约3ooo吨,主要分布在戈壁沙漠地区的扎布汗省和乌布苏省,占全国总储量6o以上。

如博若金矿储量5o吨,敖包金矿储量达1oo吨。

在稀有金属矿产中,稀土崭露头角。

木希盖胡达格稀土矿已探明稀土氧化物储量3oo万吨,鲁根高勒稀土矿属于碱性花岗岩型,伴生铌、钽,位于戈壁阿尔泰省。

此外,外蒙古还有大量的铁(约2o亿吨)、磷(约2亿吨)、铀(如多尔诺特铀矿储量64万吨)、铅锌等矿产,以及萤石、锂、钨钼等工业重要原料矿产。

话题不知何时转到了深埋地下的历史谜团。

周慧趴在副驾驶椅背上,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后视镜里的林毅:“你之前说的成吉思汗陵,真的找不到吗?”

林毅轻踩刹车,让过横穿土路的野兔,喉结动了动:“七百多年了,无数人找过。

传说他下葬时,万匹战马踏平坟头,母骆驼当着幼崽的面被杀——”

他故意压低声音,车厢里瞬间安静下来,“往后祭祀,只要牵着母骆驼,它悲鸣止步的地方,就是陵墓所在。

可母骆驼一死……”

车轮碾过干涸的河床,出细碎的脆响。

苏参谋长摩挲着下巴:“那要是真找到了,里面的财宝……”

“财宝都是其次。”

林毅打断他,目光望向远处黛青色的山峦,“成吉思汗西征时,从欧洲带回来的工匠、典籍,要是能重见天日,说不定能改写很多历史,而且不光是成吉思汗陵,整个元朝的皇陵可能都在这边,而且很可能在狼居胥山那边。”

苏参谋长听林毅说完接着又说了一句:”

成吉思汗陵不是在东胜么?”

在鄂尔多斯高原的甘德尔山脚下,成吉思汗陵以其雄浑壮丽的姿态,成为草原上最耀眼的文化地标。

蓝天白云之下,三座蒙古包式穹顶银光流转,朱红门柱与金黄琉璃瓦交相辉映,远远望去,恰似展翅欲飞的金色雄鹰。

陵园内松柏成荫,敖包静默伫立,承载着世人对成吉思汗的无限敬仰。

走进陵宫,成吉思汗的坐像威严庄重,祭坛上酥油灯长明不熄,达尔扈特人世代守护,传承着古老的祭祀仪式,诉说着这位草原帝王横扫欧亚的传奇。

然而,这座备受瞩目的陵园,实则是后人凭吊成吉思汗的衣冠冢,并非他真正的安息之地。

这背后,是蒙古秘葬制度造就的历史谜团。

蒙古秘葬制度源于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与敬畏自然的信仰。

他们认为,人死后应回归大地,与自然融为一体,同时为防止陵墓遭破坏、亵渎,秘葬传统由此形成。

当蒙古贵族离世,遗体先用香料熏制防腐,再放入掏空的楠木棺椁,以金箍箍紧。

送葬队伍会选择隐秘路线,将沿途所遇之人尽数斩杀。

陵墓建成后,万马踏平地面,移植草皮,使其与周围无异。

为日后祭祀,送葬者会牵母骆驼与幼崽同行,杀死幼崽,母骆驼因哀痛记住陵墓位置。

待母骆驼死去,陵墓便成永恒之谜。

成吉思汗的安葬便是遵循此制。

1227年,他在征伐西夏途中病逝,遗体依秘葬传统处理。

关于其真陵位置,众说纷纭。

斡难河畔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地,承载着他的童年记忆与早期成长,有人推测他或许归葬于此;

肯特山作为蒙古圣山,是成吉思汗崛起之地,也被视为可能的陵墓所在;更有人认为其陵墓位于今蒙古国境内的广袤草原或山脉深处。

尽管考古学家、探险家不懈探寻,却始终未能找到确凿证据,成吉思汗真陵如同隐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