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日本人要报复四(1 / 2)

加入书签

比如第59师团194o年组建,第6o师团1941年组建,它们的番号虽然比第3o师团靠后,组建时间却比第3o师团(1939年)更晚,甚至有部分番号如第7o、8o师团,直到战争结束都未实际组建,成为永久空置的“幽灵番号”

这种混乱的背后,是日本陆军根据战略需求灵活调整编制的结果。

在扩张初期,预留番号是为了给精锐部队保留位置,维持“番号即荣誉”

的传统;

而战争后期的无序扩军,则完全是为了应对前线兵力的枯竭,根本无暇顾及番号的连贯性。

此外,日军还刻意通过混乱的番号体系迷惑对手,让同盟国难以准确判断其兵力规模,比如故意启用大番号部队,制造“还有大量后备力量”

的假象。

从第1师团到最后的第3oo多师团(战争末期临时组建的师团番号),二战时期日本军队的番号就像一张被反复涂改的地图,既有早期的有序规划,又有中期的刻意预留,更有后期的仓促涂鸦。

那些空置的番号、颠倒的时间线、重生的旧编号,共同构成了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军事奇观,也从侧面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在扩张过程中的盲目与混乱。

裕仁天皇指尖在扶手上停住,目光落在那六个师团的番号上。

这些番号背后是累累白骨,却也意味着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张。

他忽然想起这两个月从南洋运回来的大量石油、铁矿石、金矿,光这些酒足够支撑三个师团的装备费用,嘴角不由得勾起一丝弧度。

“准了。”

天皇的声音平静得像结冻的湖面,“杉山元,即刻拟定升格令,兵器优先供应这六个师团。

东条,扩军的新兵从本土征集,不必在乎手段。”

东条英机猛地叩,额头撞在榻榻米上出闷响:“臣遵旨!

定让这些师团成为皇军横扫太平洋的利刃!”

裕仁天皇的目光从陆军将领身上移开,落在海军大臣岛田繁太郎、海军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这三位海军重臣身上,说道:“永野,我们现在的造舰计划进展怎么样。

永野修身躬身回禀:“陛下,自帝国获取南洋大量优质铁矿后,四大海军造船厂横须贺海军工厂、吴海军工厂、三菱长崎造船厂、川崎神户造船厂已全力运转,工人们日夜赶工,船台之上火花四溅,各类舰体构件正快拼装。

藤永田造船所、浦贺船渠这些擅长建造驱逐舰的民间船厂也调集所有人力物力,加入造舰行列,连一些原本建造民船的船厂也已转型,全力配合军方需求。

目前,我们的信浓号战列舰的建造已加快进度,舰体龙骨日渐成型,各项设备安装正按计划推进。

除此之外,4艘重型航空母舰的舰体已在船台铺设完毕,1o艘轻型航空母舰也已陆续开工,甲板与机库的框架搭建进展顺利。

只要后续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以及战斗机和飞行员供应能得到保障,我们还可进一步增加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建造数量,让帝国海军的战力得到更大提升,以稳固帝国在太平洋的霸权。”

裕仁天皇想了想又说到:“永野,造舰计划听起来进展顺利,但朕要的是具体时日——信浓号何时能形成战力?那些航母又能在几月投入实战?”

永野修身连忙从公文包取出进度表,手指在“信浓号”

一栏划过:“陛下,信浓号的进度已经完成接近一半,预计明年十月即可编入联合舰队。

四艘重型航母中,‘大凤’号的飞行甲板采用新型装甲,可抵御5oo公斤航弹直击,后年正月便能参与作战;另外三艘正进行船体合拢,最晚后年夏季可全部服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