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搞定新钞票七(1 / 2)

加入书签

他抬眼扫过众人,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专用水印纸的纤维密度、安全线的嵌入角度、光变油墨的分子结构,每一项都有讲究。

日本人现在用的设备,连雕刻凹版的边角都处理不平整,更别说破解这套组合拳了。”

张行长的手指在桌面上摩挲着,忽然抬头问:“您是说,他们就算拿到真币,也仿不出来?”

“不是仿不出来,是根本没可能。”

林毅拿起1oo元券,对着光展示水印,“就拿这水印来说,需要特制的纸浆和成型设备,根据地以前用的桑皮纸、麻纸根本达不到这个密度。

日本人在沦陷区用的印钞机,连胶印对印的精度都达不到,更别说让光变油墨随角度变色了。”

李行长捏着验钞笔,笔尖在桌面上点了点:“那这些验钞的家伙什,能配到多大范围?”

“银行必须配全套。”

林毅说得干脆,“每个根据地的总行和分行,都要有点钞机和验钞机。

商户那边,重点商铺由银行统一配验钞机,教他们怎么用。

老百姓手里的验钞笔,可以平价供应,或者由根据地政府统一放,让家家户户都能辨真假。”

王行长皱起眉:“老百姓能学会吗?他们连字都不识几个,怕是看不懂这些道道。”

“不用认字。”

林毅拿出一张印刷好的示意图,上面用简单的图画展示着验钞步骤,“画成图,让识字的人教。

比如用验钞笔照一下,光的就是真的;对着光能看到山水影子的就是真的。

就这两条,老百姓记不住也能学会。”

他顿了顿,拿起5元券指着缩微文字:“至于这些精细的防伪,是防那些有设备的造假团伙。

日本人要是想仿,先得过验钞机这关,机器不认,假钞就流不进市场。

商户用验钞笔一照,假的立刻现形。

老百姓手里也有笔,收到钱照一下,心里就有底了。”

二爷在一旁点头:“林毅说得对,防伪不能只靠技术,还得让老百姓会用。

当年法币被仿造,就是因为老百姓分不清真假,久而久之就不敢用了。”

“还有宣传。”

林毅补充道,“根据地的报纸、传单,多印些辨认真假的法子。

剧团下乡演出时,也能编个小节目讲讲怎么用验钞笔。

让老百姓知道,这新钱不仅顶用,还假不了,信誉自然就立起来了。”

张行长摸着下巴,忽然笑了:“要是真能做到这样,部队饷、商户做生意,就不用再对着太阳看半天,担心收到假钞了。”

“不止这些。”

林毅看向众人,“统一版型后,货币就能在各根据地流通了。

晋察冀的钱到了山东,商户用验钞笔一照就认;华中的钱到了晋察冀,银行的点钞机能直接点。

这样根据地之间的贸易就方便了,不用再兑换来兑换去,浪费功夫。”

李行长眼神亮了些:“那敢情好。

以前咱北海银行的钱到了晋察冀,人家不认,还得换成当地的票子,一来二去损失不少。

要是新钱能通用,物资调动也能快不少。”

“至于汇率和定位。”

林毅把话题拉回来,指了指桌上的样币,“这套货币的基准价值,按什么粮食、布匹来定,各根据地之间怎么兑换,你们比我清楚。

二爷说过,货币得服务于根据地的经济,你们商量着定就行,我只负责把钱做出来,保证它假不了、用得顺。”

二爷接过话头:“汇率的事,咱们接下来开个会详细算。

粮食产量、布匹价格、市场流通量,都得算进去。

但有一条,各根据地的新钱,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