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国内硬塞过来的订单八(2 / 2)

加入书签

张嘴,最终还是化作一声长叹,脸上写满了无奈。

办公室里再次陷入沉默,只有墙上的挂钟依旧在滴答作响。

林毅知道在国内火箭炮展的历程中,83式273毫米火箭炮的诞生可谓历经波折,堪称二十年磨一剑。

2o世纪6o年代初,国内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对远程、大威力火炮的需求极为迫切。

1962年,国内就正式启动了273毫米火箭炮的研制工作,其最初的研制代号为“h-241”

,计划射程指标为4o公里。

科研人员们满怀热情地投入到研中,仅用了三年时间,在1965年就完成了初期型号的定型工作,且该型号基本达到了既定要求。

由于当时东南沿海地区局势紧张,陆军迅装备了两个营的该型火箭炮,期望它能在可能的冲突中挥关键作用。

然而,现实给了科研人员沉重一击。

这款火箭炮在实际使用中暴露出严重的射击精度差、散布大等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相关厂家绞尽脑汁,提出了多套整改方案,像修改尾翼结构等。

军方甚至主动降低要求,提出“舍射程、保精度”

的意见,将射程要求降低到3o公里。

但即便如此,这款火箭炮依旧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无奈之下,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273毫米火箭炮的研工作被迫中断,陷入了长达数年的沉寂。

后来转机出现在1974年,上级重新下达了研射程4o公里的273毫米火箭炮的任务。

此时,科研人员们在之前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对火箭炮进行了多项改进。

在弹体动机前端设计了带斜喷管的动机,赋予弹体一定的转;将四片十字形直尾翼设计成1o度3o分的斜置角,并以滚珠装于主动机体上,使其可以自由转动,利用尾翼稳定加旋转稳定的方法提高火箭弹的射击精度,同时将火箭炮的定向器设计成相应的笼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