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改装导弹打靶五(1 / 2)
罗天行抬眼看向林毅,语气带着几分试探:“你是想搞成车载机动射?这倒是个新思路,不过得调整射架结构,还得考虑车辆承重和行军时的稳定性,你觉得可行?国内倒是根据红旗-2防空导弹开了一款地对地导弹,但是这个在现成的导弹上直接改装还没有测试过。”
“可行性没问题。”
林毅笃定地点头,指尖在参数表上划过大炮的尺寸数据,“红旗-2弹体长度不到11米,弹径o5米,全重也就23吨左右,找辆重型卡车做底盘,比如咱们常用的8x8越野卡车,承重完全够。
关键是把固定射架改成可折叠的车载射架,行军时折叠收在车厢里,到达阵地后几分钟就能展开,反正改成地对地导弹后又不用雷达引导,这样机动性不就上来了?”
一旁的李营长也凑了过来,眼里带着赞许:“林先生这个想法确实好!
现在部队有不少导弹都是车载射,不管是快转移还是隐蔽部署都方便,不过都是装在射筒里面的。
这种老式导弹之前我们也考虑过类似方案,就是没找到合适的改装思路——你说的折叠射架,也不是不行”
“差不多这个意思。”
林毅笑着点头,“不用搞太复杂,就用高强度合金做折叠支架,底部装液压装置,展开时靠液压顶起固定,瞄准可以靠车载计算机和惯性制导协同,不用额外加太多设备。
这样改下来,单台车的改装成本估计也就几万块,比重新设计专用射车便宜多了,还能兼容现有导弹的尺寸。”
罗天行越听眼睛越亮,他掏出笔在笔记本上快记着要点:“你这么一说,我倒觉得这事不难办了。
正好我们厂里有之前改装火箭炮车载射架的技术,稍微调整一下尺寸,就能适配红旗-2的弹体。
而且车载后,不仅能打地对地,要是后续再改回防空用途,也能跟着车队机动部署,一举两得。”
“关键是机动性提升后,实战价值能翻一倍。”
林毅补充道,“固定射架太容易被盯上,一旦阵地暴露,导弹就是活靶子;改成车载后,打了就跑,不管是在平原还是山地,都能找隐蔽点部署,尤其适合应对分散的目标。
我接触的一些客户,就特别看性价比高的重武器的机动能力,要是能搞出车载版,订单肯定少不了。”
罗天行拍了下大腿,语气带着兴奋:“那这事就定了!
回去我就安排技术部出方案,先拿两台卡车做试验,争取半个月内搞出样车。
到时候再拉到靶场试射,要是效果好,批量改装完全没问题。
林毅,你放心,只要样车能通过测试,你追加的订单我们优先安排交付。”
林毅心里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意:“那我就等你们的好消息了。
车载版要是能成,后续不仅我会帮助客户大量采购。”
林毅也知道根据红旗-2防空导弹开的地对地导弹就是大名鼎鼎的b61o导弹和出口型7导弹。
2o世纪8o年代,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国内急需一款近程地地导弹,b61o导弹项目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紧急启动。
该项目总师带领团队,深入钻研、大胆设想,开创性地提出将红旗二号防空导弹改装为地地导弹的方案。
这一方案意味着要将原本依靠无线电制导、用于防空作战的红旗二号,转变为采用全新捷联惯性制导系统、执行对地打击任务的b61o,难度之大乎想象,在当时引了诸多质疑。
而次飞行试验的失败,给项目组带来沉重打击,但他们并未因此退缩。
总师组织团队成员对导弹残骸进行细致入微的检查,反复比对分析试验数据,历经无数个日夜的艰苦攻关,逐步理清问题所在,重新规划研路径,制定了“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