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o7 9o8章 各方反应二9o79o8两章合一(1 / 4)

加入书签

这些旧式战列舰大多建造于一战前,在条约签订时已相对落后,且出了吨位限制。

北达科他号(bb-29)起初被保留作为靶舰,直到1941年最终被炸沉。

除了现役舰艇,美国还对一些未完工的主力舰项目进行了处理。

华盛顿号(bb-56)于1922年停建,1924年被改为靶舰后由战舰炮火击沉。

南达科他号、印第安纳号、蒙大拿号、北卡罗来纳号、衣阿华号、马萨诸塞号等未完工的级无畏舰,以及宪法号、星座号、美国号、游骑兵号等未完工的战列巡洋舰,均在1922年停建并被拆解。

不过,也有个别舰艇得到了特殊处理,俄勒冈号(bb-3)和伊利诺伊号(bb-7)转为非军事用途保留下来。

英国作为曾经的海上霸主,同样需要对其海军舰队进行大规模的缩减。

英国海军退役并拆解了本鲍号(sbenbo91)、马尔巴罗号(sar1borough)、印度皇帝号(seperorofdia)、虎号(stir)等主力舰。

此外,一些未完工的项目,如n3型战列舰等,也被取消。

不过,铁公爵号(sironke)被保留下来并转为训练舰。

日本在条约的限制下,也对其海军舰艇进行了相应调整。

比睿号(金刚级)原本是一艘战列巡洋舰,后被改为训练舰。

此外,日本还有多艘未完工的主力舰及计划中的新舰被放弃。

例如,天城级战列巡洋舰中的爱宕号和高雄号在船台上被拆解,天城号在改装为航空母舰过程中因地震严重损坏,最终被拆解,只有赤城号得以作为航空母舰完工。

土佐级的两艘战列舰中,加贺号被改装为航空母舰,而土佐号则因条约限制被取消,未完工的船体还被用于测试装甲方案的强度实验,完成使命后于1925年8月在丰后水道自沉。

另外,日本在9111级中,两艘命名为k11和尾张号,另外两艘仅称为11号和12号,该级在开工前就被放弃。

1921年,47,5oo吨的13号级战列巡洋舰也在开工前,于19年11月被取消,甚至没有命名,仅称为13号、14号、15号和16号。

法国和意大利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下,情况与美英日有所不同。

法国基本未进行大规模的主力舰拆解行动,主要通过限制新造舰艇的方式来维持条约规定的比例。

意大利同样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主力舰拆解,而是将重点放在限制新造舰艇上,以符合条约的要求。

《华盛顿海军条约》在其生效期间,对世界海军军备竞赛起到了显着的遏制作用,为各国节省了大量的军费开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际紧张局势,稳定了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然而,该条约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一方面,它仅仅限制了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等大型舰艇,对于巡洋舰、驱逐舰、潜艇等其他类型舰艇未作全面且严格的限制,这导致在条约生效后,各国又展开了新一轮针对这些未受限舰艇的“次级军备竞赛”

另一方面,日本对条约中规定的主力舰吨位比例(5:5:3)一直心怀不满,认为这限制了其海军的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随着日本国内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1934年,日本正式宣布退出《华盛顿海军条约》,1936年,该条约正式失效。

此后,各国纷纷重新开启大规模的海军军备竞赛,世界局势再次陷入紧张和动荡之中,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埋下了伏笔。

而厄内斯特?金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补充:“即便如此,我们也别无选择。

同时,必须立刻加强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