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 918章 德国人的寒潮危机二 917 918两章合一(1 / 4)

加入书签

露营时,即使蜷缩在薄薄的睡袋里,也挡不住刺骨的寒风,不少士兵在睡梦中就被冻僵,再也没能醒来。

比人员冻伤更致命的是严寒对武器装备的摧残。

德军引以为傲的装甲部队当其冲,坦克的动机在低温下根本无法启动,士兵们不得不轮流用篝火烘烤动机舱,或往散热器里灌注滚烫的开水,即便如此,能成功启动的坦克也不足三成。

那些好不容易开上战场的坦克,履带很快就被冻住的地面磨坏,火炮的瞄准镜因镜片结冰而失去作用,炮弹也常常因为引信冻结而无法引爆。

步兵的处境同样凄惨,他们的枪支在严寒中变成了“废铁”

,枪栓被冻得死死的,根本拉不开,士兵们只能用嘴哈气取暖,结果哈出的水汽很快又在枪栓上结成了冰。

原本用来快突破的摩托车,轮胎在低温下变得异常坚硬,行驶在结冰的路面上频频打滑,最终只能被遗弃在路边。

后勤补给线更是雪上加霜,运送物资的卡车动机频繁故障,道路被厚厚的积雪覆盖,许多补给车队被困在途中,士兵们得不到食物和燃料,只能靠啃咬冻得像石头一样的面包充饥,用仅存的柴火维持微弱的篝火。

而苏军则借助严寒展开了猛烈反击。

他们早已习惯了本土的寒冬,配备了充足的冬装、防寒靴和加热食品,武器装备也经过了防冻改造,坦克和火炮在低温下依旧能正常运转。

苏军士兵穿着白色的伪装服,在茫茫雪原中如幽灵般穿梭,对冻得瑟瑟抖的德军起突袭。

德军的防线在苏军的攻势下节节败退,士兵们既要抵御酷寒的侵袭,又要面对敌人的炮火,士气一落千丈。

到12月初,德军在莫斯科城下的进攻彻底陷入停滞,伤亡人数与日俱增,仅冻伤减员就过11万人,大量武器装备因无法使用而被遗弃。

曾经不可一世的德军装甲集群,如今只剩下一堆在寒风中锈蚀的钢铁残骸,士兵们眼中的亢奋被绝望取代。

希特勒不得不下令停止进攻,德军第一次在苏德战场上遭遇了重大挫折,而这场突如其来的严寒,成为了压垮德军的最后一根稻草,也为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埋下了关键伏笔。

而现在,就在德军统帅部焦头烂额之际,有人想起了曾见过的八路军冬装。

那份厚实、耐冻的深蓝色衣物,瞬间成了他们眼中的希望。

魏德曼接到的指令很明确:不惜一切代价,从八路军手中直接采购一批冬装,哪怕用黄金、古董来换也在所不惜。

“大使先生,您说八路军会同意吗?”

副官忍不住问,“毕竟我们与他们并无直接军事合作,而且……他们与苏联的关系似乎更为密切。”

魏德曼沉默片刻,缓缓开口:“如今我们没有选择。

苏联是我们的敌人,英美也是,只有八路军能弄到大量的冬装,而他们又与我们不存在直接冲突。

再者,我听说他们正在搞建设,或许我们能提供他们需要的设备,达成一笔双赢的交易。”

他语气虽故作镇定,可紧握的拳头还是暴露了内心的忐忑。

运输机在夜色中疾驰,机舱里面很暖和,也但是也驱不散魏德曼心头的寒意。

他清楚,此次太原之行关乎东线数十万德军官兵的生死,容不得半点差错。

与此同时,太原城内的老将终于结束了与参谋长的谈话。

参谋长起身告辞时,天边已泛起一丝鱼肚白。

老将走到窗前,推开一条缝隙,冷空气扑面而来,让他打了个寒颤。

他裹紧了身上的棉衣,想起方才与参谋长的对话,嘴角不自觉地扬起——林毅的招工办学之策让工业计划有了底气,联防队的整顿也定好了方向,似乎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