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 934章 谈判八933 934两章合一(3 / 4)

加入书签

勿躁,随即走到窗边,指着窗外初升的朝阳说道:“魏德曼大使,您是聪明人,应该比谁都清楚我们双方合作的核心——保密。

这份合同一旦落笔,白纸黑字,就是铁证。”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您想想,这份‘出售冬装和运输机的合同,若是不慎落入盟军手中,或是被第三方间谍截获,会是什么后果?

他们不会管这是单纯的商品贸易,只会一口咬定我们‘资助你们轴心国’,到时候不仅我们的根据地要面临军事打压,贵方想借道伊朗运输物资的计划,恐怕也会立刻被英、苏盯上。”

“可……没有合同,我们的权益怎么保障?”

魏德曼急切地追问,手心已经渗出冷汗,“万一物资和飞机不到位,我们的黄金岂不是打了水漂?”

“您的担忧我们明白,但我们的合作,靠的是彼此的需求与信任,而非一张纸。”

参谋长走到地图前,指尖落在伊宁的位置,“三天后,贵方的机组抵达伊宁,就能看到停在机场的5o架‘天运’运输机和堆积如山的冬装,这就是我们的诚意。

而我们看到黄金和古董按时送达,自然会协助贵方完成机组训练与物资装载,这是最直接的保障,比任何合同都管用。”

他顿了顿,语气里多了几分坦诚:“魏德曼大使,您要的是尽快把冬装送到东线,我们要的是黄金、古董和技术工人,双方的目标高度一致。

签合同这种授人以柄的事,对我们双方都没有好处,反而会凭空增加暴露的风险。

您觉得,在生死攸关的战局面前,一张合同真的比实际的物资与装备更重要吗?再说了我们还计划向贵国提供一些优秀的武器装备的,就像以前的水雷一样!”

魏德曼沉默了。

他盯着参谋长坚定的眼神,又想起国内来的“办”

指令,脑海里闪过东线士兵冻僵的双手和绝望的战报。

是啊,比起合同带来的所谓“保障”

,能在苏军反攻前把冬装送上去,才是眼下最关键的事。

一旦合同泄露引风波,耽误了运输时间,才是真正的万劫不复。

他深吸一口气,终于点了点头,压下心底最后一丝疑虑:“您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了。

合同可以不签,但我们必须约定好,三天后伊宁机场,一手交‘货’,一手交‘款’。”

“一言为定。”

参谋长伸出手,与魏德曼重重握在一起,“我们等着贵方的机组和黄金,也保证不会让东线的士兵等太久。”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笔生意德国人一点都不亏,因为他们收到这些冬装才现原来这种冬装除了样子一般般外还别具特色。

二战时期德国军服的用料体系,始终未能跳出传统纺织技术的桎梏,其主体材料以羊毛与棉布为主,虽在常规战场能满足基本需求,却在东线的酷寒中显得不堪一击。

羊毛作为德军冬季军服的核心面料,凭借天然的保暖性成为选,但其缺陷同样突出。

优质羊毛的采购成本与加工工艺复杂度,让单件军服的物料成本居高不下。

而大规模列装前线部队时,为平衡开支不得不掺入劣质羊毛,导致衣物保暖性打折扣的同时,耐磨性也远不能满足战场需求——士兵在战壕中匍匐、攀爬时,衣料极易磨损起球,短短几周便会出现破洞。

棉布则多用于夏季军服或内层衣物,虽透气性尚可,但防风性与抗皱性极差,遇雪打湿后干得缓慢,反而会加士兵体温流失,在东线的冰雪环境中几乎等同于“冰衣”

在头部保暖的关键环节,德军的帽具设计同样陷入瓶颈。

山地部队装备的山地帽虽采用厚羊毛面料,帽檐处的毛皮装饰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寒风,但整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