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跟德国人的物资交接二(1 / 2)

加入书签

在古董掠夺领域,纳粹的掠夺更具计划性与贪婪性。

希特勒早年曾梦想成为画家,掌权后便下令组建“罗森堡特别行动队”

,专门负责搜刮各国文物。

据德国官方1944年7月的秘密报告显示,仅从西欧(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运往德国的古董,就装满了137辆铁路货车,总计4174箱,内含

件文物。

其中绘画作品

幅,涵盖伦勃朗、莫奈、梵高、毕加索等名家的传世之作。

波兰作为历史文化古国,古董损失更为惨重,已查明被纳粹掠夺的文物过15万件,包括中世纪的宗教雕塑、16世纪的王室珠宝、文艺复兴时期的手稿等。

挪威被掠夺的3ooo件古董中,有维京时代的船棺文物、18世纪的宫廷家具;丹麦被掠夺的25oo件古董则包含王室收藏的古代银器、近代油画等。

而在这些被掠夺的古董中,大量中国文物的遭遇更令人痛心。

这些中国文物多是欧洲国家在184o年鸦片战争后,通过不平等条约、殖民掠夺、非法走私等手段从中国获取的。

法国曾参与八国联军侵华,从北京圆明园掠夺大量文物,此次被纳粹从法国卢浮宫、吉美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手中掠走的中国古董约8ooo件,包括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如饕餮纹鼎)、唐宋时期的青瓷与彩瓷(如唐三彩马、宋汝窑碗)、明清时期的书画(如董其昌、八大山人的作品),甚至还有部分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残片。

比利时通过近代在刚果等殖民地的活动,间接获取了大量中国文物,此次被纳粹掠夺的35oo件中国古董中,有北魏时期的佛教石雕(如观音造像)、宋代官窑瓷器(如天青釉瓶)、元代的青花梅瓶,这些文物原本收藏于比利时皇家艺术博物馆,却被纳粹装箱运往德国慕尼黑。

荷兰凭借东印度公司早年在华的贸易特权,从中国走私了大量文物,此次被纳粹掠夺的4ooo件中国古董包括元青花大盘、明清时期的紫檀木家具、清代的珐琅器,其中多件是荷兰收藏家在19世纪从中国沿海城市收购的珍品。

波兰、挪威、丹麦虽与中国地理距离较远,但也通过古董商间接获取了部分中国文物:波兰被掠夺的2ooo件中国古董中,有汉代的玉器(如玉璧、玉圭)、唐代的三彩骆驼;挪威被掠夺的15oo件中国古董包含明代的漆器(如描金漆盒)、清代的丝织品(如云锦屏风)。

丹麦被掠夺的1ooo件中国古董则以清代的瓷器(如青花瓷盘)、民国时期的书画为主。

纳粹头目戈林更是中国文物的狂热掠夺者,其私人收藏的古董中,仅中国文物就有近千件,价值过5oo万德国马克,包括一件宋代的汝窑洗、一件元代的青花龙纹罐。

战后,1945年4月,巴顿将军指挥的美第三集团军在德国图林根地区的默克斯村凯塞罗达盐矿中,现了约25o吨黄金以及包括中国古董在内的4oo吨艺术珍品,这些文物随后被移交部分国家,但仍有过8oo吨黄金、1o万件古董(其中包含约12万件中国古董)下落不明。

这些失踪的中国文物,有的可能被纳粹官员秘密藏匿,有的可能在战争后期的混乱中流失,有的甚至可能被销毁,成为中国文化遗产史上永远的痛,也让中国的文物追索工作至今仍面临巨大挑战。

一天后,边疆伊宁机场的停机坪上,一大群身着平民服装的德国飞行员整齐集结,他们脸上带着难掩的期待与好奇,目光紧紧锁定在跑道中央停放的两架银灰色运输机上,纷纷围拢过去,指尖不时轻轻触碰机身冰冷的金属外壳,低声交流着对这两架“神秘座驾”

的猜测。

这时,几位八路军飞行员和德国翻译迈步走来,微笑着向德国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