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发展规划(十四)(2 / 2)

加入书签

运输成本更是居高不下。

更令人惋惜的是,在炼钢设备选型上,张之洞再次违背了工业规律。他向英国订购设备时,没有提供大冶铁矿矿石的具体成分数据,导致英国厂家按照普通铁矿石的标准设计了炼钢炉。

可大冶铁矿的矿石具有高磷特性,这套炼钢炉根本无法有效去除矿石中的磷元素,生产出的钢铁质量极差,既不符合军事工业对钢材的要求,也难以在民用市场上竞争。

过高的原料运输成本加上不合格的产品质量,让汉阳铁厂从投产起就陷入经营困境。仅煤炭的运输费用就超过了上海市场上进口洋钢的售价,工厂生产越多,亏损就越严重。

尽管后来汉阳铁厂与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为汉冶萍公司,试图通过“采—运—炼”一体化来改善局面,但前期违背工业规律所造成的问题已根深蒂固,难以彻底扭转。

张之洞建立汉阳铁厂的初衷是好的,希望通过发展钢铁工业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可他在选址、原料规划、设备选型等关键环节上,只注重表面的技术引进与官府管控,却忽视了工业生产的基本规律,最终让这一近代工业尝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成为洋务运动中因违背规律而导致困境的典型案例。

“百川部长这话点到了要害。”百川说完后二爷接过话头,语气加重了几分,“咱们绝不能学张之洞的糊涂做法。建工厂前,必须先派勘探队把当地的资源摸清楚:煤炭储量够不够?铁矿品位高不高?水源足不足?交通方不方便?

这些都得实打实查明白,然后再定方案。要是不管不顾,把炼钢厂建在没铁矿的地方,把纺织厂盖在缺棉花的山区,就算设备再先进,最后也是白搭功夫,还得浪费咱们宝贵的资源、浪费宝贵的设备,还有人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