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起进攻(2 / 5)

加入书签

这些是明哨,还有暗哨。

那些常年打猎的猎户们,估计就充当着暗哨的角色了。

岗哨的安排不仅是为了监视朱家坳的情况,还要防止朱家坳有人出来现了他们的存在。

张成与徐政此次带人过来,就是为了出其不意,打那些白莲教匪徒一个措手不及。

岗哨们对李逸也认识,徐典史身边的红人嘛,也就没做多的询问。

等到大营,却刚好遇到牛大等人在营帐附近擦拭兵器。

牛大等人也看到了李逸,一个个的都围了过来。

“二郎,你没事吧?听说你受伤了?”

“牛大哥、虎哥、英哥,不用担心,没事了。”

大家都是从牛家湾出来的,都有一份同乡的情谊在,于是拉着李逸又是问怎么回事,又是问伤在了哪里?李逸一一回复牛家湾的哥哥们。

在这个时代,同乡的情谊尤为重要。

同乡在很多时候,它所代表着的是一份信任,一份家乡的思念以及一份相互帮助的情谊。

同乡也不仅仅是都是来在同一个村,同一个乡,它因所处地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代指。

例如李逸他们现在还在长吉县,他们的同乡更多的是牛家湾的众人,或者桥头乡出来的,相对来说牛家湾的众人更亲近些。

如果以后他们走出了长吉县,那么来自长吉县的人们则会将对方认作同乡。

甚至于走出常宁府,到了其他地方,那么来自常宁府的人很大程度上也会将这些人认作同乡。

这种乡土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一种抱团取暖,抵御外在风险的手段,也是快拉近关系的一种方式。

除了同乡,实际上还有同年,即同榜进士之间称呼对方为同年。

不过在前世,据李逸所知,明清乡试、会试同榜登科者,也称同年。

同年之间不仅仅有共同参加科考的情谊在,也有一个共同的座师,更细究的话,有可能相互之间属于同一个阵营。

因此同年与同乡,更像是某种“投名状”

,能让陌生人之间快建立起链接。

与众人闲聊了一会儿,李逸看到徐政和张成走出张成的巡检大帐,与众人告辞之后,准备跟了上去。

毕竟他还是徐政的书令,最重要的是,他想参加今晚上的行动。

眼看着徐政和张成告别,快要走出营门,李逸急忙跟上去。

“找我有事?”

那边厢徐政看到李逸小跑过来,也站在原地。

“大人,我想参加今晚的……”

话还没说完,就被徐政伸手打断,“跟我来吧!”

说着就朝着营地外面走去。

等到看不到营地了,周围也没人,徐政才道:“身体恢复的如何了?”

“已经好了。”

“今晚上行动这件事,目前只有我和张巡检等几个人知道,”

说这话时,徐政那双像鹰一样的眼睛就这么看着李逸,李逸这才明白为什么刚在营门前他打断了自己的话。

他们是担心营地内有人会去告密?

“如果是你,今晚上的行动你会怎么安排?”

徐政也不说究竟是不是为了防止有人告密,也不说他是不是看出了李逸追上他是想说自己想参加晚上的行动,反而问李逸行动方案。

李逸略一思考,说了一个方案。

朱家坳地形复杂,周边都是山地,虽然明面上只有一条通往外界的道路,但是白莲教徒到时候往山上一躲,恐怕追不上,这是第一点,他们这些人,要想将整个朱家坳合围起来太难了,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缩小包围圈,后山的石灰矿场就是一个很好的地方。

朱家坳并非所有人都参与了白莲教的事情,一些无辜的人就需要甄别,但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