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劲气的运用(1 / 5)
陈汉官员体系下,按照散官勋爵,文官分九品十八级,最低是从九品的将仕佐郎。
但是如果这时候把这套九品十八级的散官和勋爵表拿过来套在武将身上,那么就出现了有趣的一幕。
武将七品之下没有散阶,正六品之后就是空荡荡的了。
按照陈汉对武将的散阶划分,一开始武将只划分了五品十级。
从正一品的特进光禄大夫到从五品的武德将军,后来,六品也被纳入了进来。
正六品昭信校尉,从六品忠显校尉,武将的散阶到这里就结束了。
所以李逸刚穿过来的那一个月,趁着休息的时间在家看了很多书,幸好前身的父亲以及爷爷储存了大量的书籍,这一点在乡村,可真是不容易。
当然,扯远了,当时李逸翻看了那么多杂书之后,对于文官体系九品十八级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当时对于武将的着实了解的不多,甚至让他以为武将只到从六品。
此时,徐政正好开始讲武将散阶。
“本朝初立之时,武将散阶只到从五品,后来加到了从六品,七品甚至之下的武将并无散阶,因此,很多人对于七品以及七品之下的武将了解的不多。”
拿起旁边的杯子,徐政喝了口热水继续。
“实际上,武将也是九品体系下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七品及以下的武将是正常存在的。
要说这个品级,那就要先从卫所制开始。
“
徐政开始给李逸等人科普卫所制。
按照徐政所说,陈汉前期以卫所制为核心,全国自京师到郡县皆设立卫所,外统于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
防区在一府之地的设立所,一府以上的设卫。
一卫有56oo人,长官为指挥使。
一卫辖属5个千户所,一千户为112o人,长官为千户。
一个千户所辖属1o个百户所,一百户为112人,长官为百户。
百户下又分为两总旗和十个小旗,每总旗辖5o人,每小旗辖1o人。
此外,还有堡和哨。
各卫所分属于各省的都指挥使司,统由中央的五军都督府分别管辖。
根据卫所制度,各省都指挥使司一把手都指挥使是正二品,都指挥同知从二品,都指挥佥事正三品。
那下面的卫所,指挥使为正三品,指挥同知从三品,指挥佥事正四品千户正五品,百户正六品,总旗正七品,小旗从七品。
这里面还有一个镇抚官,卫里叫做卫镇抚,卫镇抚从五品;所里叫所镇抚,所镇抚从六品。
镇抚这个职位设立之初是负责军中的司法,他是军队中日常管理重要的执行者之一。
但随着卫所制度的衰败,到此时,在某些卫所,镇抚这一职位时常空缺。
那么七品之下呢?
如果注意到了上面关于卫所设立以及人数安排就能现,小旗手底下只有1o个人,总不能这十个人都是八九品的官员。
所以按照卫所制度,小旗官已经是军队中最基层的军官了。
在前世明朝,明朝锦衣卫官员品级设定也参照了卫所制,各官职品级与卫所武将官职保持一致。
所以在电影《绣春刀》中,锦衣卫小旗靳一川实则是从七品的武官。
你要说记不清靳一川是谁,那么说加钱居士的师弟是不是就有印象了?
电影中沈炼、靳一川的大哥卢剑星是总旗,正七品,他一直的梦想就是升上百户,因为他的父亲是百户,升上百户就是六品官了。
扯远了,回到卫所军职上面来,小旗已经是最基层的武官了,那么按照卫所制度,八品以及九品武将似乎就没有了。
但是,凡事就怕说一个但是。
几十年前开始,陈汉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