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毒理分析(2 / 3)
素本身无色无味,却能催化载体氧化,使其呈现出“自然旧化”的假象……
一个大胆的猜想,如同破开迷雾的灯塔,骤然照亮了她的思绪!
她猛地站起身,走到墙边一个不起眼的药柜前,打开最底层一个紧锁的小抽屉。里面并非药材,而是几块颜色、质地各异的墨锭,以及一些裁剪好的、不同产地的宣纸样本。这是她平日里研究药物与载体反应时收集的。
她取出一块色泽黝黑、质地细腻的松烟墨,又裁下一小条微黄的陈年宣纸。然后,她转身从那个紫檀木盒中,取出了几个更小的玉瓶。
她的动作谨慎而精准,如同最高明的匠人在雕琢最珍贵的玉器。她将其中两个玉瓶中的无色液体,按特定比例,滴在一方白玉砚台中,用银簪轻轻搅动。液体混合,并未发生剧烈变化,只是散发出一股极其清淡、带着一丝若有若无腥气的异样甜香。
她用小指指尖,蘸取了极其微量的一点混合液,轻轻涂抹在那条陈年宣纸的边缘。
然后,她屏息凝神,仔细观察。
片刻之后,奇异的现象发生了!那原本只是微黄的宣纸边缘,被液体涂抹过的地方,颜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加深,逐渐呈现出一种……与那夜她在信纸上所见,极为相似的、不自然的焦黄色!并且,纸张的纤维似乎也变得更加脆弱。
顾晚晴的心跳骤然加速!
她又拿起那块松烟墨,在另一张白纸上划了一道。待墨迹半干,她用银簪蘸取了一点另一种玉瓶中的透明胶质,极其小心地点在墨迹边缘。
那原本浓黑的墨迹边缘,竟也慢慢晕开了一圈极其细微的、黯淡的灰影!
虽然效果不如信纸上那般明显,但这变化的趋势,这颜色的走向……与她记忆中的细节,与阿竹听来的描述,高度吻合!
她放下银簪,缓缓坐回椅中,背心竟惊出了一层薄汗。
不会错……这种能加速载体氧化、改变色泽,且本身气味极淡、需特定条件才能激发显色反应的特性……
她脑海中浮现出一段在前世某本冷僻古籍上看到的记载:“西域有奇草,生于极旱之漠,名‘岁月灰’,其汁无色,味微腥而甜,能蚀物性,催其速老,仿若时光流转……沾染文书,可乱其年序,然遇‘婆罗子’汁则显赤色……”
岁月灰!
一种只产于西域极旱之地的罕见毒草!非中原所有!其汁液特性,与她刚才的实验现象,以及那“毒信”表现出来的“旧巴巴”、“纸黄”、“墨灰”乃至那丝极淡的腥气,都完美契合!
更重要的是,此毒罕见,认知者极少,用它来炮制“证据”,既能达到以假乱真、伪造年代的效果,又能因其毒性(虽不烈,但接触或吸入粉末亦有损健康)加重父亲的罪名,还能因其来源特殊,增加查证难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