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 84章 春耕与工业梦(2 / 4)
; 许明远同样专注,但眉头在听到“故障率高”、“需要维修队”和“剩余废料优先发电”时微微蹙起。
他惊讶于昌平工业蓝图的广大,但他更关注现实的紧迫性和风险。
“郑教授的分析很透彻,方案也务实。”他首先肯定,然后转向陈朝阳,语气诚恳而务实:
“陈书记,郑教授关于优先保障传统农具和简单器械改造利用的方案,是解决春耕燃眉之急最稳妥、覆盖面最广的途径。
那十几台‘土法农耕机’可以作为亮点尝试,但不宜过度依赖,其安全风险和工作效率的不确定性太大。
至于发电项目,”他看了一眼那几台原型机,承认其长远价值,“确实意义重大,但眼下春耕是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
能否这样:在确保春耕农具生产所需人力和物料绝对优先的前提下,利用间隙时间和部分剩余废料,稳步推进发电项目?
毕竟,没有春耕的收成,工业发展也无从谈起。” 他的目光落在堆积如山的废料上,显然更倾向于将大部分资源快速转化为能立竿见影支持春耕的“锄头”和“推车”。
郑春秋站在一旁,敏锐地察觉到了两位领导不同的侧重点。
他作为技术负责人,内心其实更偏向许明远的务实——春耕等不起,可靠的农具比故障频发的“铁牛”更重要。但他也理解陈朝阳对工业化的执着愿景。
陈朝阳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对“煤气机”的强烈兴奋,他知道许明远说的在理。他拍了拍冰冷的发动机外壳,做出了决断:
“好!明远同志和郑教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