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默认 第140章求助信【改】(1 / 5)

加入书签

    他的建议,听起来都像是一个关心生产、心思缜密的基层领导基于常理提出的,完全在1949年土法上马的框架内。

    王教授深以为然,一一采纳。高温蒸煮、石灰水二次消毒、精准控温拌种……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把关。

    等待的日子漫长而焦灼。

    陈朝阳内心清楚大概的生长周期,但他按捺住“剧透”的冲动,只是每日“例行”到暖棚看看,问问温湿度记录,从不指手画脚。

    二十多天后,当第一层苇席上密密麻麻钻出灰白色的小菌蕾时,整个基地轰动了!

    老农们挤在棚口,啧啧称奇:“我的老天爷!废料堆里真长出仙菇了?!”

    陈朝阳在众人簇拥下走来。他看着眼前蓬勃生长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前世超市里几块钱一斤的平菇,在这里却是科技与土法结合的奇迹。他拿起一朵沉甸甸、肥厚的平菇,感受着那实实在在的生命力。

    他转向激动的人群和王教授,声音洪亮而真诚:

    “乡亲们,同志们!看到了吗?这不是什么仙术!这是王教授和农技员们用科学知识、加上咱们昌平人的智慧和汗水,从土里刨出来的‘真金白银’!”

    “它证明了,没有没用的地,只有没找对的路!没有真正的废物,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他举起手中的平菇,“这‘空中仙菇’,就是咱们昌平人自力更生、变废为宝的活样板!

    王教授,您辛苦了!这个冬天,咱们要让昌平的老百姓,家家户户的锅里,都飘起这菌子汤的鲜味儿!”

    他没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