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四章 磨刀不误割韭菜(3 / 4)
入的,但只要铺设完成,剩下的就是维护了,成本会降下来很多。
以一座保有量一百万辆的电动自行车市场为例,安电如果能占领这个市场,那大概需要铺设三万个左右的充电桩端口。
这笔钱是投入的大头,成本达到了上千万,但只要建成,刨除成本,每年的利润在一两千万以上。
这笔钱,运营物业要拿走一部分,但剩下的钱,看起来似乎是不多,可作为小金库,分给交通警署、消防等部门旗下的三产公司,作为小金库存在,每家都能分到上百万,就知道香不香了!
等到赤兔电动自行车开售,全国电动自行车协会建立,那到时候推行电动自行车标准的时候,赤兔都有“建议权”了!
到时候,电动自行车的专利,是赤兔的,标准也是赤兔的,连裁判都是赤兔的人,其它对手,拿什么跟赤兔斗,战术后仰!
“这些,赤兔会尽快建立。”
关镇明说道,东陵高科都为赤兔背书,这就给赤兔多少钱,却是都要重要的多,相当于给了赤兔最大的权限跟支持。
如果这都建立不起来一套销售体系,不能借着安电科技,把赤兔给推广起来,那关镇明表现的,真的是有些拉胯了。
“东陵高科总部市场部这边,镇明你抽调一批人手,“借调”过去组建赤兔的销售部。”
张敖向着关镇明说道,关镇明是从市场部走出去的,算是他的人马,他这边肯定是要支持的。
赤兔接下来要开始推广,肯定需要一些有经验的销售人员,张敖让关镇明自己挑,就是让他从总部市场部拉一票人马过去。
这些都是市场部的老手,经验丰富,能力不用说,能帮关镇明迅速打开局面。
“赤兔的目光,不应该只盯着国内,电动自行车的市场,不止是有国内。
我希望,赤兔能够最早走出国门,将赤兔电动自行车,还有未来赤兔开发的电动三轮车之类的产品,让海外用户也享受到科技改变的生活!
赤兔不必循规蹈矩,可以针对海外不同地区,推出不同的产品,譬如向日苯、老欧洲等地推出电助力山地车等。”
李大善人循循善诱的向着关镇明说道。
国内说实话,还是太卷了,卷到最后一地鸡毛,哪有把赤兔的车子,卖到海外赚外汇来的舒服。
全世界需要电动自行车的市场太多了,又不止国内一个市场。
但不能用刻舟求剑的心态冲击海外市场,那叫头铁,日苯、阿美利加、老欧洲甚至阿三等地市场不同、用户习惯不同,就要推出不同的产品,左右都是电动自行车的翻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