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偷家战术(2 / 4)
罗拉丶英飞凌丶东芝丶日立等晶片厂商,全都被困于193纳米光刻机无法突破,现在的365纳米光刻机,最多只能生产250纳米的晶片,180纳米将是极限!
接下来,留给东芯半导体的时间,在五年时间左右,就看你们能为东芯半导体研发出的晶片,距离英特尔的180纳米晶片,还能有多远了,这五年是属于东芯,也是属于你们的表演时刻!」
现在晶片行业的天堑,是193纳米光刻机无法突破,使用的是365纳米光刻机,这玩意,理论上,能制造出来的晶片,极限是180纳米。
看起来英特尔丶日立等厂商,还在不断推进新的晶片,但距离天花板,已经是越来越近,这不是它们愿不愿意研发晶片的问题了,而是生产晶片的365纳米光刻机到极限了。
当然,如果用一些其它手段,不计成本的话,用365纳米光刻机,也能生产180纳米,甚至是130纳米的晶片,但成本太高丶良品率太低,就算是英特尔也玩不起。
也就是这五年时间,英特尔相当于遇到了关卡,短时间内无法突破,而这是留给东芯半导体为数不多,可以追赶的时间,到底能追上多少,那就要看运气了!
听到李东陵的话,倪广南丶黄灵仪明显有些吃惊,天机刚刚流片成功,销量如何都不知道,李东陵竟然又要启动第二代450纳米天机晶片的研发。
就算是倪广南,他们都感觉有些风险,万一,第一代天机晶片开售后,性能丶口碑丶销量不理想,那启动第二代天机晶片的研发,到时候就处于尴尬境地了。
「现在天机晶片的生产成本是多少?」李东陵向着吴新屹问道。
「目前东芯,委托代工厂生产一颗天机晶片,成本在370美元,只要对外售价,能超过370美元,天机晶片就是盈利的!」
吴新屹说道,「现在天机晶片,主要由台积电那边代工,国内的晶片生产商,首钢NEC跟华晶,也在试产天机,如果国内能顺利生产,天机的晶片订单,能够提升起来,成本还还将近一步下降!」
天机刚开始生产,工艺不成熟,再加上订单跟产能还没有提升起来,生产成本很高,只有大规模量产后,成本才会不断降低。
如果出货量够大,说不得还会出现大力出奇迹的场景,出货量达到数百万颗时,白菜价也不是不可能,到时候一颗天机晶片,成本压到千元以下,甚至更低,也未必没可能。
李东陵盘算了一下,「也就是理论上,天机晶片,只要销量超过五十万颗,就能够回本?」
吴新屹迟疑了一下,「理论上是这样,但现在东芯,也不敢冒然提高太多天机的产能……」
「天机的晶片,卖不到五十万颗吗?」李东陵笑着向吴新屹,也是向会议室内的倪广南丶黄灵仪丶林泍坚等人问道。
听到这话,吴新屹丶倪广南等人,也不敢随意开口,五十万颗的晶片订单,对于英特尔丶AMD等电脑晶片巨头来说,根本不算什麽,但对于东芯这样新入场的玩家来说,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