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o章 永不熄灭的炉火(1 / 2)
街市上的空气,终于驱散了往日的沉闷,多了几分生气。
粮铺“吱呀”
一声卸下了门板,重新飘出谷物的清香;田埂上,星星点点的绿芽破土而出,昭示着希望的复苏。
人们脸上的愁云渐渐散去,开始忙碌着恢复生计。
于是,有人劝林薇:“林姑娘,歇歇吧!
如今粮食不缺了,你们女兵队也该喘口气了。”
林薇,这支猎鹰小队的队长,总是带着一股温和而坚韧的劲儿。
她摇摇头,额前的碎被风吹起:“粥棚还得留着,万一有过路的旅人饿了呢?再说,我们还能帮大家做点别的呀。”
说干就干。
她们在粥棚旁边,又搭起了一个简易的“便民服务站”
。
没有像样的工具,她们就把自己的剪刀、针线贡献出来;没有课本,她们就用树枝在地上写字。
女兵们各展所长:有的帮老人孩子理,手艺虽不精湛,却剪得干净利落;有的心灵手巧,帮乡亲们修补损坏的农具、缝补衣物;识文断字的林薇,则承担起读报纸、教孩子们认字的任务。
刘翠花的小孙子,虎头虎脑的,成了服务站的常客。
他每天都像个小尾巴似的缠着林薇,奶声奶气地要“林阿姨教写字”
。
林薇从不厌烦,总是耐心地握着他软乎乎的小手,在平整的泥地上一笔一画地写:“这是‘国’,国家的国;这是‘家’,家庭的家。
记住,有国才有家,国是千万家,家是最小国。”
孩子似懂非懂地跟着念,声音清脆,像初春解冻的小溪。
林薇看着他,眼里漾着温柔的笑意,那笑意里,有对孩子的疼爱,更有对未来的憧憬。
谁也没想到,平静的日子下,危机悄然潜伏。
那是一个闷热的夜晚,天空像是被谁打翻了墨水瓶,浓黑得化不开。
突然,狂风大作,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下来,瞬间就连成了线,织成了帘,天地间一片混沌。
“不好,要山洪!”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紧接着,便是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镇后的山体,在连日暴雨的浸泡下,终于支撑不住,泥石流裹挟着巨石、断木,如一头失控的巨兽,咆哮着冲向村庄。
“快!
叫醒大家!
转移!”
林薇的声音在风雨中显得格外清晰有力。
她带着女兵们,顶着瓢泼大雨,挨家挨户地拍门、呼喊。
雨水模糊了视线,泥泞困住了脚步,她们摔倒了又爬起来,用嘶哑的嗓子喊着:“山洪来了!
快跑啊!
往高处走!”
她们背起行动不便的老人,抱起受惊哭泣的孩子,在黑暗和洪水中艰难地跋涉。
冰冷的雨水浇透了衣衫,刺骨的寒意直往骨头缝里钻,但她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快!
再快一点!
多救一个人也好!
当最后一批村民被转移到村后的高地上时,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瘫坐在泥泞中,大口喘着粗气。
就在这时,刘翠花突然凄厉地哭喊起来:“我的孙子!
我的孙子!
他还在屋里睡觉!
我……我忘了他还在屋里!”
“什么?!”
林薇猛地站起身,心脏骤然缩紧。
她回头望去,只见村庄的方向已是一片汪洋,房屋在洪水中摇摇欲坠,随时可能坍塌。
“队长!
太危险了!
现在回去就是送死啊!”
队员晓燕死死拉住林薇的胳膊,急得满脸通红,眼泪都快出来了。
林薇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