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黑板上的字(2 / 3)

加入书签

了。

    苏寻望了一眼远方依稀可见的浓雾,能否在这件事上有所突破,或许就要看这次的收获了。

    一行人走进教学楼,正如姜怡所说,很多事情不需要苏寻亲自操心,指挥所搭建的过程中,他倒是暂时有一点空闲,于是便想着熟悉一下这里的环境。

    说是不操心,一路走着,苏寻还是随口说了几句自己的建议。

    “宿舍的数量应该是够的,我们晚上可以直接住在原本的学生宿舍里。”

    “这学校食堂在哪?炊事班是不是可以借用一下?”

    “学校周边的围墙可以加固一下,以应对可能到来的意外。”

    “水的问题……找那帮异能者想办法挖个蓄水池出来吧。”

    若不是如今有了避难所,这些学校实际上是很适合作为幸存者据点的地方,前世苏寻就曾经常以各种校园作为落脚点,徐焕曾经在滨海市建立的第一个幸存者营地就在滨海农学院里。

    正随意交谈着,几人迈入一件教室,说话的声音却小了下来。

    大灾变前,这所学校的学生同样参与了大军训,教室里并没有留下和平年代那样的教学痕迹,反而一走进这里,就能感受到集训的浓郁氛围。

    课桌排列的整整齐齐,自大灾变到如今,时间甚至还不够它们落上太多灰尘,后黑板上用粉笔画着一整幅全国地图,地图上的每一处曲折都细致准确,不知道画下它的人花了多少心思?

    地图的一旁,写着一行苏寻熟悉的字。

    “2*30年6月15日,距今还有4天。”

    那是苏寻也曾一日一日数过的文字,逐日办公室也有一块小黑板,上面的文字如出一辙。

    一看到它,那些过去一个月里的种种努力就忽然浮现在眼前,许多人的样貌又出现在记忆中,苏寻才惊觉那段日子其实刚刚才过去没多久,他不由地感慨万千。

    时间虽短,却恍如隔世。

    那个数字4被特意用红色粉笔标出,倒计时停留在这一天,想来是因为自那一天,他们就从这里离去,进入了避难所。

    苏寻走到讲台旁,忽然扭过头,这才发现前面的黑板上也写了不少东西。

    整面黑板上记录着的是一些进入避难所的注意事项,中间一部分被人擦除了,这一块空白中有四个苍劲有力的字。

    ——多难兴邦。

    看着那几个字,苏寻心头有一种难以言明的悸动。

    这四个字曾不止一次出现在东方民族所经历的重大灾难中,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