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绿洲旧事(2 / 3)
实条件也相当严酷,没有灵气,没有修行必须的灵石和丹药,郑九几乎没有筑基的可能,只能练体,走古武的路子。
以前,这些东西对郑九来说都无甚价值,他的心,野的似乎总也收不回来,可是自从找到旧居并经历了与胡人的战斗后,郑九终于回过味儿来,但为时已晚,想教授他的苏老夫子,斯人已去。
还有几块碎银,一块已经磨光了字迹的铭牌,老头儿的文房四宝丢在了老街的破房子里,郑九懒得拿,就这么多。
郑九暂时不会再回要塞,决定在大漠里溜达些时日,找机会为苏老头报仇,苏艺的离去,对看似的淡漠的郑九打击巨大。
若是能得到仙人的收留,自然是好的,只是……郑九更愿意相信是老头儿临死前为鼓励他活下去而诓他的。
想着心事,郑九沉沉睡去。
月色渐淡,距此不远处的一座山峰上,一双眼睛随着淡去的月光消失不见。
上谷镇在双峰要塞正北百里外,南接尕青山东北缘,西北临辽阔的大荒滩,在大荒滩的东南边缘错落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山峦。
其中一座山,终年雾气缭绕,被唤作云台山,山上有一座小小的道观,不知建于何年何月。
道观里只有两个人,一位瞎了眼的老道士,还有一个看上去十二三岁的小道童。
建在人迹罕至的荒滩边缘,道观的香火自然不旺,老道士却枯守在此处三十年,而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道童,似乎总也长不大。
今日,刚刚做完早课,老道士身子不舒服,回房歇息去了,小道童则坐在山门的门槛上看云海。
云海的下方就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大荒滩,荒滩内罕有活物,风沙终年不断,气温低的吓人,除了修士,很少有凡人涉足。
据说大荒滩在数千年前是一片大泽,周围遍布山林沃土,但不知后来生了什么大事,这片大泽在一夜间消失了,林木失去了水源,渐渐枯死,沃土也变成了死地。
忽然间,云海翻滚,似有强劲的气流涌动。
道童面色凝重,眉头紧锁,双目死死的盯着云海中的某处,但很快,他紧的眉眼微缓,扭头冲观内喊道,“师尊,似有客来?”
“嗯,贵客,去烧火,烫壶热茶来。”
瞎眼的老道士应着话,不知何时已经出现在小院中,伸手扶着木椅缓缓坐下。
木椅正对着半开的山门,眼看门槛上方一个黑点在慢慢变大,那是人的髻,来人在攀登陡峭的台阶,很快,一张俊朗的面孔便出现在了门框里。
老道士是瞎子,自然目不能视物,但神识亦能像视觉一样看到这一过程。
“萃华宗方晓,拜见木华道长。”
来人已经进得小院,居然就是坐镇雅儿台的萃华宗修士。
“一尘仙师远道而来,恕贫道眼疾,有失礼数。”
“道长客气。”
方晓说着话,自己并不客气,抓了旁边一张木椅坐在老道对面。
“不知道友今日上山有何赐教?”
老道的语气也很古怪。
“两件事,还望道长通融则个。”
“哦?何事竟能难住道友?”
“其一,一尘不才,恳请道长算上一卦。”
“贫道已经有三十年不问卜算卦了。”
“那是因为你心里虚,青阳道门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钉下一根暗桩,本不足为虑,但既在我眼皮子底下,最好还是守点规矩。”
老道神色默然,此时,道童已经将温好的茶壶端了上来,面庞有些僵硬。
“看茶,云台山特有的雾峰。”
道童慌忙倒茶,未料想方晓将那茶盅翻过来倒扣在石桌上,冷声道,“我受宗门之命巡视凡界,抬手就能拆了你这道观。”
此言一出,瞎子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