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3章 廖姨切西瓜,递一块来的清甜(2 / 3)
——我竟不知道这些事。妈妈去世得早,我对她的印象大多来自照片和爸爸的描述,却没想到廖姨还记着这些细节。廖姨把切好的西瓜推到我面前,又拿起一块递给隔壁的王奶奶——王奶奶腿脚不好,平时很少出门,廖姨每次买了好吃的,总会给她送些过去。
“王奶奶,尝尝今年的头茬瓜,凉得很。”廖姨的声音清亮,“您慢点儿吃,别呛着。”
王奶奶接过西瓜,笑得满脸皱纹都舒展开了:“还是你有心,知道我爱吃凉瓜。这瓜真甜,比去年的还好吃。”
廖姨又切了几块,装进保鲜盒里:“这盒给三楼的李叔送去,他儿子今天高考完,听说考得不错,让孩子也尝尝甜。”她一边忙活,一边跟我说话,“小满,你知道吗?这西瓜呀,不仅好吃,还有不少门道呢。以前在农村,夏天没冰箱,就把西瓜放在井里泡,井水温度刚好,既不会冻坏瓜瓤,又能凉透。还有啊,西瓜皮可别扔,能做腌菜,也能炒着吃——把绿皮削了,白瓤切条,用盐腌一会儿,再跟辣椒一起炒,脆生生的,可下饭了。”
她絮絮叨叨地说着,手里的活儿却没停,很快就把西瓜切好分完了,只剩下最后一块,她递到我手里:“这块给你,带着路上吃,解解暑。”
我接过西瓜,冰凉的瓜皮贴着掌心,清甜的气息裹着廖姨的话,忽然就觉得鼻子发酸。刚才攥着试卷的委屈、考砸的难过,好像都被这西瓜的甜冲淡了。我抬头看着廖姨——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袖口卷到胳膊肘,露出的胳膊上有几道浅浅的疤痕,那是去年帮邻居修水管时不小心蹭到的。她脸上带着笑,眼角的细纹里好像都盛着暖意,就像这西瓜的甜,不浓烈,却让人心里踏实。
“廖姨,我……我数学没考好。”我终于还是说了出来,声音有些发颤,“最后那道题,我怎么也算不出来。”
廖姨停下手里的活,坐在我旁边,拿起纸巾帮我擦了擦嘴角的瓜汁:“没考好怕啥?谁还没个失手的时候。你妈以前总说,你从小就聪明,就是有时候太着急。这做题跟挑西瓜一样,得慢慢来,先看清题目,再找思路,就像挑瓜得先看纹路、再听声音,急不得。”她顿了顿,又说,“你要是实在不会,明天去学校问问老师,或者来问姨——姨虽然没文化,但你爸以前教我的那些解题方法,我还记得些,说不定能帮上你。”
我愣住了——我一直以为廖姨只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却没想到她还懂数学题。廖姨好像看出了我的疑惑,笑了笑:“以前你爸在工厂上班,晚上总帮我辅导功课,说多学点知识没坏处。你爸是个好人,可惜走得早……”她的声音低了些,但很快又抬起来,“不过没关系,小满,你还有姨呢。以后有啥难处,就跟姨说,别自己憋着。”
阳光透过槐树叶,在石桌上洒下细碎的光斑。我咬了一口手里的西瓜,清甜的汁水混着眼泪流进嘴里,却不觉得咸,只觉得心里暖暖的。廖姨说得对,没考好怕啥?就像这西瓜,就算皮厚,只要耐心挑、用心切,总能尝到里面的甜。
后来我才知道,那天廖姨特意去张大爷家挑了最大最甜的西瓜,还特意冰在井水里等我——她从早上就看见我背着书包在院门口徘徊,知道我肯定是考砸了,怕我难过,才故意用西瓜引我进门。而她所谓的“懂解题方法”,其实是前一天晚上特意翻出我爸以前的教案,熬夜看了半宿,就怕帮不上我的忙。
那天的西瓜甜,廖姨的话更甜。很多年后,我吃过各种各样的西瓜,有进口的、有嫁接的,却再也没尝过那样纯粹的甜——那甜里裹着井水的凉、土地的香,还有廖姨的暖意,像一道光,照在我成长的路上,每当我遇到难事儿,想起那天的清甜,心里就会生出一股勇气,好像再难的坎,也能慢慢迈过去。
如今廖姨老了,腿脚不如以前利索,却还是喜欢在夏天买西瓜,冰在井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