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5章 宋奶奶纳鞋垫,多做一双给我家的软和(2 / 2)

加入书签

,满是秋天的味道。宋奶奶也咬了口玉米,一边嚼一边继续纳鞋垫,顶针在阳光下闪着光,针脚一行行排得整整齐齐,像田里刚插好的秧苗。

“奶奶,您纳鞋垫的时候,怎么还得在头发上蹭针啊?”我好奇地问。宋奶奶把针又在头发上蹭了蹭,笑着解释:“头发上有油,针蹭了油之后更容易穿过棉布,还不容易断。这是我婆婆教我的,她当年可是我们村里纳鞋垫最好的人。”她顿了顿,眼神飘向远处,“我刚嫁过来的时候,什么都不会,婆婆就手把手教我纳鞋垫。她说,女人手巧不巧,看纳的鞋垫就知道。针脚密,说明人细心;花样好,说明人有心。”

说着,她拿起那只刚纳了一半的浅蓝色鞋垫,上面已经纳出了半朵梅花。“我这梅花是跟着婆婆学的,她纳的梅花,花瓣上还能看出细细的纹路。我学了三年,才勉强有她一半的手艺。”宋奶奶的手指在梅花上轻轻点了点,“后来我有了女儿,也教她纳鞋垫。她出嫁那年,我给她纳了十二双鞋垫,红的、粉的、蓝的,每种颜色两双,让她带到婆家去。她说在外地想我的时候,就看看鞋垫,觉得我还在她身边。”

风渐渐大了些,宋奶奶把竹椅往屋檐下挪了挪,继续纳鞋垫。“咚、咚、咚”的声音又响起来,和着远处的自行车铃声、孩子们的笑声,织成了巷子里最温暖的旋律。我看着她专注的样子,忽然明白为什么大家都爱要宋奶奶纳的鞋垫——那不仅仅是一双鞋垫,里面藏着她的心意,藏着巷子里的人情味,藏着最朴实的牵挂。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宋奶奶把纳好的浅蓝色鞋垫递给我。鞋垫还带着她手心的温度,艾草的清香混着棉布的味道,特别好闻。“丫头,你试试合不合脚,要是大了或者小了,我再给你改。”她眼里满是期待,像等着被夸奖的孩子。我赶紧把鞋垫塞进鞋里,站起来走了两步,软乎乎的,刚好裹住脚,连脚尖都暖烘烘的。“奶奶,特别合脚!太舒服了!”我高兴地说。

宋奶奶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她又从矮凳上拿起一块粉色的棉布:“合脚就好,我再给你纳双粉色的,你春天穿正好。”我看着她手里的棉布,心里暖暖的,忽然想起小时候妈妈给我做鞋子的样子,也是这样一针一线,满是牵挂。

回家的路上,我穿着带新鞋垫的鞋,走在铺满落叶的巷子里,脚暖乎乎的,心里也满是暖意。巷尾的路灯亮了,橘黄色的光洒在地上,像宋奶奶纳鞋垫的针脚,细细密密,满是温柔。我知道,这双鞋垫里藏着的,不仅仅是艾草的清香,更是宋奶奶的心意,是巷子里的烟火气,是人间最朴实的快乐。

后来每次路过宋奶奶的院子,我总能看见她坐在竹椅上纳鞋垫,“咚、咚、咚”的声音,像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唱着人间的温暖与牵挂。而我鞋柜里的鞋垫,也越来越多,每一双都带着宋奶奶的心意,带着巷子里的烟火气,陪着我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让我无论走多远的路,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