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清扫西野七(1 / 6)

加入书签

谭威听完,当即让人按崔枢的想法试验,将一张结实的大饭桌固定在战车车厢里,再把西蜀连弩放置在桌上。

果然连弩不用借助战车掉头,只需调整在桌面上的角度,就能轻松实现向前射。

但试验也现了问题,饭桌不够稳固,连弩射时的后坐力会让桌子晃动,影响射击精度。

谭威立刻召来工匠张隆,让他对这个方案进行改进。

张隆仔细观察战车结构与连弩特性后,提出了完善方案,用厚重的实木打造专用的“射台”

,代替普通饭桌,将其牢牢固定在车厢底部,在射台表面安装旋转铁轴,连弩底座木板与铁轴连接,这样连弩不仅能稳定放置,还能36o度旋转调整方向。

经过改进后,再次试验时,连弩射稳定、转向灵活,既解决了向前射的难题,又保留了战车的机动性。

改进后的新式战车性能大幅提升,西蜀连弩借助射台的旋转铁轴,能灵活调整射击角度,无论是正面冲锋的敌军,还是从侧翼袭扰的骑兵,都能被精准锁定。

为提高作战效率,军士们还配备了绞轴等工具,只需两人配合转动绞轴,便能快为连弩上弦,相较于之前手动上弦,度提升了近一倍,确保连弩能持续输出火力。

更贴心的是,战车配备的战马也换成了矮小结实、耐响声的西南马,这种马虽不及草原马高大威猛,却性情沉稳,即便在战场上听到厮杀声与兵器碰撞声,也不易受惊,极大地增强了战车的稳定性。

谭威亲自观摩了新式战车的演练,看着连弩在旋转铁轴的带动下,灵活地射向各个方向,箭无虚,心中大喜。

演练结束后,谭威当即宣布重奖崔枢与张隆:“崔枢巧思破局,张隆精益改良,二人之功不可没!

赏崔枢白银五十两,升为什长,赏张隆白银百两,授予匠作副使衔!”

崔枢与张隆连忙跪地谢恩,脸上满是激动与感激。

随后谭威看着新式战车,沉吟片刻说道:“此物威力非凡,当有一霸气之名。

就叫‘坦克’吧,寓意一路坦荡,克敌制胜!”

众将齐声叫好,“坦克”

之名也由此流传开来。

这就是如今出现在战场上的奇怪弩炮车的来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