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清扫西野一(3 / 4)
很对,任何武器都有适用场景。
咱们造这新马车,其实主要针对的敌人是满清,他们的军队以骑兵为主,多活动于东北、华北的平原地带,新马车正好能克制他们的骑兵优势。
至于山地作战,咱们另有其他战术应对,不用指望马车包打天下。”
这番话既明确了新马车的战略定位,也让徐悠对后续作战计划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两人正说着,工匠张隆快步从作坊内走出,手里还拿着一卷图纸,见到谭威便躬身行礼:“参见都督,您要的新马车样品已经造好,您看看还有哪些需要调整的地方?”
谭威目光落在张隆身上,直接切入正题:“张师傅,我问你,要是材料齐全,咱们这马车作坊一个月能造多少架新马车?”
张隆仔细核算了片刻,有些不好意思地回道:“都督,目前作坊里的工匠加上学徒,全力赶工的话,一个月最多能造五六架。
这马车的工艺比普通马车复杂,尤其是车轮包铜、车厢加固这些工序,都得精工细作,快不起来。”
谭威听完,眉头微微一皱,他心中估算过,要形成有效的作战规模,至少需要千辆新马车,按每月五六架的产能,得近二十年才能完成,这个度实在太慢,远赶不上战事需求。
他当即说道:“这个度不行,太慢了。
咱们得简化马车的装饰,比如车门上的猛虎、狮子图案,还有一些不必要的雕刻,都可以去掉,只保留最基础的防潮黑漆,能保护木材就行。
这样既能节省工时,又能降低成本,提高产能。”
张隆一听要去掉装饰,脸上露出不舍的神色,他是营州顶尖的工匠,一生执着于工艺完美,新马车上的图案都是传下来的规矩,如今要简化,心中难免有些抵触。
但他也知道战事紧迫,不能因个人执念耽误大事,思索片刻后提议道:“都督,完全去掉装饰确实能省工时,但若是一点标志都没有,未免显得单调,也少了些气势。
不如咱们改画‘圭圣’二字作为标志,用醒目的颜色涂在车门两侧,既能体现圭圣军的身份,说不定还能威慑敌人的马匹,您看如何?”
谭威眼前一亮,这个提议既保留了标志性元素,又不会过多增加工时,当即点头赞同:“这个想法好!
‘圭圣’二字既简洁又有辨识度,就按你说的办。
不过张师傅,你要记住,军队用的马车,要原则是简单实用,一切设计都要为作战服务,不能为了追求工艺完美而影响产能和实战效果。
后续生产中,要是现有可简化的工序,随时调整,产能一定要提上来。”
张隆早年曾为营州军打造普通运输马车,那时的他虽有一身精湛手艺,却从未被真正重视,营州军主将苗刚晨向来只看重武将与谋士,对工匠这类“下九流”
从业者极为轻视。
张隆别说与主将见面,就连想递上一份改进马车的建议都难如登天,只能在作坊里按部就班地重复着老旧工艺,心中的抱负难以施展。
直到谭威接任营州都督,一切才生了改变。
谭威不仅亲自邀请包括张隆在内的工匠们到府中吃饭,与他们同坐一桌畅谈工艺改进,还将工匠们的薪俸直接涨了五倍,让张隆等人彻底摆脱了生计的困扰。
这份礼遇让张隆受宠若惊,他从未想过自己一个工匠竟能得到主将如此重视,心中的感激与干劲瞬间被激。
因此在打造新战车时,张隆倾尽毕生所学,不仅在结构设计上反复琢磨,还亲自执笔在车门上绘制猛虎、狮子等传统图案,每一笔都细致入微,虎目炯炯有神,狮鬃栩栩如生,他想用最完美的工艺回报谭威的知遇之恩。
此前张隆曾随秋景到谭府汇报工作,那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谭威。
刚踏入
↑返回顶部↑